如果人生真有二週目,重生之學神系統降臨《學生時代》又將如何?

關於《學生時代》在DEMO時期最令人震驚的或許是:什麼!這玩意居然能玩這麼久?

甚至比這更久的比比皆是。

關於《學生時代》推出後最令人震驚的是:什麼!我都通關了你告訴我內置了修改器?

那豈不是能夠修正牢孟的BE結局?

關於重生開掛這種事情,在一週目老老實實養女兒送她當太空人後,切回男號細細品味着實別有一番風味。

近些年網文中“重生流”的火熱,以及各類“中國式”遊戲聚焦於90後羣體的內容呈現,某種意義似乎也稱得上是一種“賽博懷舊”。

而當一些初高中的朋友們打開這款遊戲,存檔時間超越年齡後,遙望不遠的高三又是何種感想?

時間正是如此殘酷且溫柔的東西,《學生時代》這款遊戲不比《職場浮生記》映射出的帶有些許都市慾望的現實刀割,而是用似水流年的歲月童謠,用午後陽光打出的粉筆灰達爾文光束,用偷瞥心上姑娘睡顏的躲閃眼神。

裹挾着少年正好的飄香歲月,爲你喚起一場跨越數十年的美夢。

當然,在《學生時代》的一週目,我並未採取代入感↑↑↑的男號,畢竟和不少熱愛遊玩《無限暖暖》、《火山的女兒》等作品的男玩家們一樣,養女兒的事兒好像更有趣一點。

此事在老滾、仁王中亦有記載

比如最近雖然《燕雲十六聲》初上手有些無聊,但是捏女兒卻捏了個爽!

其次,便是《學生時代》中的女角立繪有些過分可愛。

對於我這樣一個不想結婚,就算結婚了也不想要小孩,就算要小孩也不想要男孩的人來講,簡直加倍暴擊。

當本週目結束的一瞬間,從小夢想當太空人,長大之後遍歷羣星的女兒遙望星空下都市的一瞬,閉上眼彷彿是一個溫潤的午後,我坐在搖椅上輕聲慢語講述着我們都曾親歷過的二十年人生。

《學生時代》好像在用“像素級”復刻的往日歲月,叩問着每一個90或是00後的內心:如果人生真有二週目,你願意付出什麼來重寫那段動人心魄的17歲?

於是:

時光,是《學生時代》的最強殺招。

作爲一款主打劇情+養成的文字模擬養成遊戲,《學生時代》通過日程管理,季度與學期的交替,構成了小學到高中畢業的歲月輪轉。

一個個事件,拼湊出了學習空當外的青蔥歲月。

《學生時代》中隨着時間推移的一個個大事件成爲了錨定現實的一個個節點,而從上小學時第一次與同學的相遇,到結識第一位朋友,這些值得回憶中細數的經歷,便成爲了人與人交匯的瞬間。

這些現實事件與架空故事的組合,彷彿美夢一般的不現實,卻又透着別樣的美好。

所以我的CG回放什麼時候安排上啊製作組!

《學生時代》中風評小學>中學>高中的原因大約在於:本作的強故事驅動性。

雖然養成滿滿當當永遠有事可做,但已經死讀書的各位一定不想在遊戲中繼續讀死書。

所以小學時女角開局我儘管一開始就錨定了呆萌羅小純,活力譚梓君,並且對着次次考第一的孟懷安虎視眈眈的同時磨着小虎牙:這個b憑什麼天天玩還考第一?

雖然常言道,好奇心是女生心動的開始,但正當我準備冷靜攻略孟懷安的時候,最令人驚訝的問題可能在於:

爲什麼羣友的女兒都被林嘉宇拐走了!?

完蛋,我的怎麼也被拐走了?

雖然男玩家可以在男線體驗前所未有的初戀感覺,我的江西大齡女玩家朋友也能在女線被十四歲小奶狗攻略。

但是,還沒結婚就體驗女兒被拐走但是自己心甘情願親手送走的體驗,着實令人有些糾結與複雜。

原因或許在於:

《學生時代》5編劇的陣容儘管在宣發、製作上不僅磕磕絆絆還踩了不少坑。但是,對於角色的塑造以及文案的書寫,着實下了一番功夫。

本作的各個角色,似乎都有着別樣的“性格逆轉”塑造。

比如表面柔弱的羅曉純,實則是一位剛強執著且純粹的“女中豪傑”。

灑脫無拘的孟懷安,背後的破碎人生與掙扎抗衡,令無數打出BE的玩家扼腕嘆息。

作爲製作組最下功夫的女線林嘉宇,男線肖清雅,榮登斬殺榜第一的兩位角色,含金量與耗費的筆墨更是不可細數。

我個人遊玩的林嘉宇單線,榮登羣內十人斬九的傲人戰績。其餘一位則是與程哥惺惺相惜,卻礙於少年極道的結局缺失而無法與其長相廝守。

如果說肖清雅是雙向奔赴的白月光,那麼林嘉宇,便是楚楚可憐引誘你撫摸的表面小狗,背後孤狼。

與林嘉宇的初遇,出於對一位病弱男孩的關心。

一次次伸出的援手,是兩顆心之間距離的貼近。

你落落大方,活潑純真。

他小心翼翼,躊躇不前。

溫暖的太陽讓蒼白的臉龐染上一分血色,溼漉漉的小狗向前磨蹭着乞求手心的溫暖。

你好像不懂林嘉宇,而他總是懂你。

病病弱弱的小男孩,那個小狗一樣的男孩,突然變得神祕,又令你好奇。

對於你而言,他可憐又順從,無助又自立病弱且全能,感性又聰穎。他能看透人心,卻看不透你的選擇,他如冷酷小狼卻待你無比純良

《學生時代》的編劇用着一個最不會出錯卻也最爲考較功底的塑造方式,將人前柔弱小狗背後冷酷小狼的林嘉宇塑造完滿。

他天生攜帶着矛盾的對立衝突,“反差”便是最爲直接的形象矛盾書寫。

文案的出彩描寫,又將林嘉宇的塑造推上了另一個高度。

柔弱的氣質鋪墊,讓原本聽起來茶言茶語的句子彷彿可憐巴巴的乞求。

所以在後續突然極具侵略性的行爲表達中,也更爲令人震撼:

哥們你反差玩的老阿姨們哪頂得住,叔叔們都沒頂住。

關於我朋友的評價是:

而這位精讀心理學的“柔弱功夫大師”,雖然各方面都很會,卻又意外的純情這件事,便又更出乎意料了一些。

這些從玩家視角所觀察到的反差,與後文對於家庭環境的描寫,則又讓這位角色的破碎感與內心掙扎更爲複雜。

原來熟習農活是因爲做生意的父親忽視家庭,所以和奶奶住。

熱愛的心理學與無奈繼承的家產到底如何抉擇?

在一次次的選擇中,林嘉宇選擇默默的記住你的話,他就像撫摸鏡子對視的同體二魂。

他破碎且複雜,但你將予他救贖。

他溫潤而冷酷,但予你溫柔呵護。

他捕獲你,你馴服他。

所以,投餵路邊的淋雨小狗,是要慎重一些的...吧?

於是,在小區門口的某個夜晚,可憐的小狗終於撕去了僞裝,學會如狼一般捕獲獵物。

明明是柔弱的一方,如今回望卻永遠在步步緊逼的主動出擊。

這能不好嗎,這隻能好了!

於是被拐走的女兒便在初中開始了堂堂正正的早戀。

學生時代的戀情,自然不會就此結束。

往後的人生,我都將與你一起——

似乎,便是《學生時代》對於初戀的最美好祝福,當結爲戀人後,後續的事件選擇與親密度玩法便代表着往後餘生的終局。

在山上祈福。

在商場拍大頭貼

在各種各樣的地方偶遇,林嘉宇彷彿一個雀躍的小奶狗奶聲奶氣的招手揮喊着,嗷嗚嗷嗚的撲向你懷裏。

因爲招手的頭像不會等上太久,迫切想要索取你胸口溫暖的抱抱便湊了上來。

打打球、看看電影、唱唱k,互贈禮物,但是並不能夠主動的kiss kiss。

雖然寫着寫着帶入了,但是朋友們,清醒一點!

學習纔是《學生時代》永恆的主題。

努力便有回報,是最強的修改器

關於《學生時代》中我們生來就帶有學神系統的證明點便是:

如果努力就能有回報,那我們已經擁有了最強的修改器。

將努力數值化,數據化,量化後的實質性提升,我想會是所有遊戲玩家夢寐以求的外掛。就好像給男人一個RPG任務頒佈欄,他就能井井有條的把生活打理的有聲有色一般。

《學生時代》的日程玩法,十分簡單直觀的便是:堆量。

與朋友社交談心、回家打工做作業課外學習,看電視看電影爬山打球跑步練功夫、偶爾和路人插科打諢的聊天。

在三維養成、四項強化、海量事件鋪天蓋地打下來的情況下,對於日程排布稍有迷糊的玩家或許只會感覺這國內小學生難得的匆忙:

什麼?世界上還有搓玻璃以外的世界嗎?

所以針對性的路線培養,以及適當的取捨,自然是需要進行的抉擇策略項目。

千萬不要達成一個我開啓↑↓↑↓←→←→BABA才誤打誤撞解鎖的一個成就:

當然,在EA階段的《學生時代》自然還是沒有開啓大專回也能堂堂正正搏出一片天的抉擇,在等待後續更新的時間內,成爲學神,依舊是我們重生之學神系統的第一目標。

可以說,在DEMO中,三維的成長,是在穩定成績後的內容附加項。

成績是保證前途的方式,而三維則是選擇未來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依舊是分數爲王的結果,但在正式版中對於考試的環節做出了內容性質的更新。

通過三維來提供更高額度的分數加成,是製作組交出的答卷之一。

在平時維穩基礎,所要做到的,不僅是按時作業,即時上課(遊戲裏不上課是不能作業的,但是如果你拋開學習不做,也是會被輕易遺忘的)

當每一次的做題能夠量化成爲實質性的分數提升,一分一分上漲的快感我想我能做一本。

當然,在數據化後學習本身依舊會產生消耗,需求的則是遊戲中的額外資源:動力與學習效率。以及基礎所消耗的精力。

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個門檻,都需要經歷一次小遊戲,小遊戲大多爲翻拍、填字、消消樂等簡易小遊戲。

在初次遊玩時較爲有趣,但所幸並不頻繁,且二週目時能夠進行跳過。

全部解鎖完畢後的刷題,便能夠提升寶貴的學習效率。

或者你也可以化身讀書人,在書中獲取三維成長以及動力、效率等數值增長。

強調成績,但不忠於成績

《學生時代》中,雖然成績作爲貫穿我們成長,以及遊戲全程貫穿始末的目標,但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建立,對於個人方法論的總結,纔是構成一個完整人格的必備。

在遊戲的最開始,便以MBTI人格分類爲各類開局,將不同玩家的初始方向進行了大致分化,帶來了一些便攜性的功能成長。

這些基本爲了個人的三維:智力、情商、體魄而服務的功能,也是遊戲中的另一個成長目標。

智力——開啓方法論,雖然表面上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核心依舊是爲學習服務,也是獲取零花錢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之一。

這就是我們高智商人羣的餘裕啊。

情商——開啓價值觀,與個人的MBTI息息相關,在強化人格的同時,還能夠解鎖個人的價值觀。

在現實坨坨I人的我把開放點滿的原因,大抵便是因爲開放的強度確實高吧。

在開局便遞給我小白龍的小純能夠在好友時便解鎖摯友的特質,這是何等驚人的強度。

而後續的切換特質又能直接將小白龍與我的珍惜三冠王獎盃放在一起,一切都是剛剛好。

體魄——簡單純粹的升級精力上限,同時開啓各個體育項目的專長不僅能夠提高項目效率,還能夠反哺學習,提升效率。

這裏更推薦先跑步跑成魔鬼筋肉人,隨後便是練習羽毛球,不僅能夠提升精力,還能夠獲得零花錢提升與完成事件的底力。

甚至於我感覺體魄的《打羽毛球》小遊戲,着實令人夢迴4399時期的《火柴人打羽毛球》小遊戲,當時和小夥伴可以說是玩得不亦樂乎。

不起眼的上方則是隨着人生進程緩慢累計的成就與閱歷,分別能夠開啓階段生涯成就獲得獎狀,在樹立人生觀的途中也能爲生活帶來巨大的助力。

當十級人生觀開滿枝丫後,我從未感覺自己是如此的強大。過往的瞬間構成了人生,串聯起來的便是似水流年的漫長歲月。

總結:

高三並非學生時代的終結,卻也是《學生時代》的收官,宣誓是高考倒計時撕下的最後一頁。

前些年流行着這樣一句話:願你在合上筆蓋的那一刻,有着戰士收刀入鞘的驕傲。

如今迴盪而來的此番聲響,像極少年拔劍斬斷宿命鎖的裂帛聲,那含墨的筆尖,藏着少年時期未曾咳盡的一口熱血。

如今應着時光的追溯揮灑開來,有如釋重負,也有蕩氣迴腸。

如果人生真有二週目,但沒有如果。

這是一場從千禧年伊始的幻夢,也是一次次靈魂交匯的花火,炸響在這年末的夜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