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需要多快的SSD?遊戲SSD怎麼選?看完就知道

相信絕大多數玩家都有這個疑問,SSD雖然越來越快 跑分也越來越高啦。

但是,真正進入遊戲,你就會發現他們加載的時間其實差距卻並不大,這也難怪很多玩家朋友都覺得,玩遊戲Gen3 SSD就完全夠用啦。

所以遊戲是不是真的不喫SSD性能?如果擴容遊戲盤到底該選什麼速度的SSD?那麼這期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吧。


確實,當下絕大部分遊戲其實根本就不喫SSD性能,遊戲讀取的瓶頸其實出在讀取流程本身。


目前絕大多數遊戲使用的都是傳統的讀取流程,遊戲數據在硬盤裏 都是壓縮狀態。

所以交付給顯卡之前需要先送給CPU內存哪裏解壓一遍,再交給顯卡來處理生成畫面,但是CPU其實根本不擅長長幹這事,如果我們讓Gen4 SSD滿狀態工作 CPU佔用率瞬間就爆了,這裏簡單跑個測試大家就明白。


遊戲的材質大家都是非常稀碎的小文件,把CrystalDiskMark的塊大小設置成4k,來模擬遊戲的材質文件,在不做任何處理線程拉滿的情況下讓Gen4 SSD 全速輸出給CPU,可以看到Gen4 SSD的性能會瞬間拉爆CPU的佔用率,更別提還要讓CPU給這些文件處理解壓。

所以並不是Gen3 SSD就夠用啦,而是CPU它帶不動Gen4 SSD的性能,於是乎 爲了保護CPU性能這套讀取流程就只能提合併塊大小丶降低線程數量,這樣CPU雖然安全啦。

但是這樣的操作會讓SSD的性能被極大的限制,源頭都被限速啦 整體的讀取速度自然就上不去,讀取速度上不去又會導致顯卡拿不到充足的數據,進而出現顯卡喫不滿的情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CPU瓶頸。

所以遊戲讀取的問題不只是載入時多等幾秒,過高的CPU佔用和顯卡等數據不僅會影響到遊戲的幀數還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卡頓問題,雖然這套機械硬盤時代的讀取流程早就無法適應當下4k丶高畫質丶高幀率遊戲的需求啦。


所以微軟又重新開發了一套專門針對遊戲的讀取流程:DirectStorage,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讓SSD繞過CPU和內存直接提供遊戲數據GPU剛好和CPU剛好相反。

海量的流處理器不僅能更快的解壓材質也更擅長處理這些細碎的小文件,這樣做不僅提高了整體帶寬釋放了SSD和顯卡的性能,也意味着我們可以把更多的預算投入到顯卡上,未來帶高端的顯卡很可能只需要一個入門級的CPU就完全夠啦。


從官方提供的Demo來看同樣是使用7000MB/s速度的Gen4 SSD,DirectStorage用GPU直接解壓材質可以讓遊戲的數據帶寬,相比傳統的CPU解壓提升很多倍。

這個Demo也爲我們解釋了爲什麼很多朋友覺得玩遊戲Gen3就夠用啦,因爲在傳統模式下Gen3丶Gen4 SSD所產生的實際帶寬確實沒有區別。

但是在DirectStorage遊戲上就完全不同啦《瑞奇與叮噹:時空跳轉》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DirectStorage遊戲。


看一眼它和黑猴的峯值速度,不難發現它對SSD的需求明顯更高啦,不僅峯值帶寬提高了很多倍I/O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這款遊戲擁有更多"次世代"遊戲的特徵,遊戲載入幾乎是秒讀取,特別是序章結束的時候,那段無縫轉場的震撼演出相信也給不少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遊戲到底需要多快的SSD?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顯而易見啦,基於傳統讀取模式的遊戲Gen3 SSD是完全夠用的。

但是想要玩爽世界體量更大 完全無縫載入此世代遊戲,顯然你需要速度更快的SSD來更好的適配DirectStorage技術。


其實類似的技術很早就被應用到PS5上啦,所以這也是爲什麼PS5對擴容硬盤的要求必須是5500+MB/s速度的Gen4 SSD。

考慮到PC顯卡上限更高以及未來升級的升級空間,一塊7000+MB/s速度的Gen4 SSD毫無疑問是當下裝機丶升級最佳的選擇。


這裏用的遊戲盤就是一塊性價比很高的Gen4 SSD,隱騰TQP4000,7300MB/s的讀取速度,1000+KIOPS的小文件IO性能搭配RTX 4090毫無壓力。

而且這個性能應該能滿足後面2代旗艦顯卡的性能需求,戰未來也是沒問題的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