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不應該去美化疾病

之前在某乎看過一個帖子,問題是“可以分享一張你相冊裏的照片嗎?”

一個人的回答是一張疑似患有白化病的小姑娘的照片,配文,“哈哈,真的喜歡,和網圖一樣,小學偷偷拍的小妹妹。”

本是一則普通的分享,卻在評論區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人都很可憐照片中的白化病小孩。

很多人都表示,雖然在照片中的小女孩看上去如同洋娃娃般美好,但實際上白化病患者的現實生活狀態是很糟糕的,因爲疾病,他們的皮膚狀態會很差,蒼白而無血色,眼睛不能見強光,幾乎很難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白化病是一種病,不要去美化疾病。”類似的話在評論區出現了很多次。

有一個網友的話,讓我覺得很彆扭,他說,“她是父母的驕傲,是造物主的奇蹟。她必將經歷屬於她的充實人生。”

初看似乎沒有問題,但他緊接着便回覆了一條,“之前,有人回覆我說“那你也生一個這樣的唄”。我當即舉報之。某乎隨後把此人的回覆刪除了。此人是我舉報的第一人。我厭惡藏匿於網絡那頭的他。厭惡其,蔑視他人生命權利、嘲笑他人生理痛苦、庸碌遊戲人間的無禮態度。請愛護這些孩子。”

說實話,我總覺得這個人雖然初衷看上去是挺好的,但總是有些彆扭。

他一方面在美化這種悲劇,卻當別人說,“那你也生一個這樣的唄”,就立馬急衝衝地舉報,其本質上還是對這種疾病充滿了恐懼和偏見,並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這是造物主的奇蹟。”

他都不願意接受這種奇蹟,怎麼還會去勸別人接受這種奇蹟呢?

不出所料,在評論下方也逐漸出現了對他說法的質疑和不滿。

如“逆天”、“有得選的話,你會這麼選嗎?你不會。”、“造物主要是喜歡製造這種奇蹟,那這造物主還真挺該死的”……

我在看完後也默默回了一句,“不要去美化疾病,白化病是一種病,不是奇蹟,沒人想要這種奇蹟。”

我不知道對此該表示怎麼樣的看法,但是我很不喜歡這個人的說法。

疾病就是疾病,它們只會在文學作品中顯得那麼美好,在現實中沒有人想要這種,他口中的“造物主的奇蹟。”

我在大學學的是漢語言文學,老師曾經就“癡人形象”展開過討論。

所謂的癡人,實際上就是傻子,精神失常的患者。

老師是這樣對癡人形象進行分析的,“癡人形象是相對於正常人乃至聰明人而言的,跟他們比起來,這些人無疑是癡的。但是如果我們去認真思考的話,似乎也正是癡人才把握到了所謂生活的真諦。正因爲他們不知道世俗生活中的爭名奪利,不知道世俗生活中的世態炎涼,所以他們就呈現出了一種似乎摒棄了一切的,來到了一個桃花源裏的樣子,對於那些正常人、聰明人,彷彿是癡人成了最終最大的那個收穫者。”

從文學分析的角度,這確實非常的有道理,我們在做文學評論的時候,看文藝作品時,這種異常的角色往往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因爲它往往會富有深意,會帶着一些思考。

但這不是現實,大家見過癡人嗎?

農村裏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人,很多人把他們稱爲“守村人”。

但實際上,他們就是大衆意義上的“傻子”,是精神失常患者。

在我小的時候,村裏就常常能看到那種一年四季都穿着大綠棉襖,蓬頭垢面,到處翻垃圾的叔叔或者阿姨。

說實話,我根本無從辨別他/她的性別,厚厚的外衣本就把他們的身子完全裹住了,亂糟糟的頭髮和污垢遍佈的臉孔,哪裏能知道他們姓甚名誰?又哪裏能知道他們是男是女?

小時候第一次見的時候只是覺得好奇,再稍微長大點,就開始覺得有些畏懼,如今再去想,卻只覺得心裏酸酸的。

他們也必然有着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必然有着,或者曾經有着親戚朋友,但卻落得如此下場。

我每次看到他們,想到他們,就無法原諒自己曾經大言不慚地在某次作業裏說,“癡人形象,是富有美的,是人的本性的釋放,對人性本真的還原。”

疾病就是疾病,不要因爲自己的文藝,去過於美化他們,我在b站偶爾會刷到那些嚴重燒傷的,做了大手術,整容失敗等等的主播,就完全不敢去面對,我多看一眼都覺得難受。

我不想,也不願意自己身邊的人成爲那個樣子,那就是疾病。

不想,也不要去美化它,你永遠不知道患者的痛苦,也永遠不知道家人的痛苦。

我們終究只是一個無關痛癢的評論者罷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