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推薦配合原曲食用,各大平臺都有(應該
前言
10月的某個下午,我的手機同時收到了來自網易雲和QQ音樂的推送。
“方大同攜全新專輯《夢想家》迴歸!”
方大同,上一張專輯是啥時候來着?
好像是16年的《JTW西遊記》吧,這麼一算也過去8年了。
點開專輯後,在10首歌中我選擇先從專輯的主打歌聽起,這首主打歌的名字叫《才二十三》。
一曲結束,“好不方大同,但又好方大同的一首歌”,剛聽完的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
關於方大同
華語樂壇有兩個說法,一個叫“周王陶林”,指的是周杰倫、王力宏、陶喆、林俊杰四人,還有個叫“周王陶方”,這裏則是用方大同替換掉了林俊杰。
這個排法更多是偏向R&B音樂(雖然Jay翹老師和後面這三位比R&B歌曲少得可憐),然而很不幸,無論是“周王陶林”還是“周王陶方”,到最後都淪爲了抽象集團。
陶喆自不用說,本來就是“抽象教父”的他早就名場面不斷了,上一篇文章講太多了。
Jay翹周杰倫,則是由於之前西安演唱會的“你給我搖滾出去”,還有出道早期演唱會用high c唱出了一個單字“she”而慘遭鬼畜化。
王力宏嘛,二哥算是名場面比較少的了,主要是和陶喆一起上《吐槽大會》時留下的名場面。
(可惜我真沒找到圖)
林俊杰則是給陶喆15年的“一二三木頭人”演唱會上海站做熱場嘉賓的時候提出了“華語樂壇最男人的代表”的暴論。(順便一說《太美麗》牛叫也是這一場)
至於方大同,他的抽象其實更應該說是幽默。今年10月發新專輯的時候,方大就在自己的抖音更視頻做宣傳,用一個帶點抽象的短視頻來推《夢想家》的另一首主打歌《江湖中人》。
本來是想帥氣接盤的,結果撈了
對於作者個人而言,我第一次接觸方大同其實不是他的任何一首R&B歌曲,而是一首帶有民謠風格的歌,來自專輯《15》的《無菇朋友》。
這首歌的MV多少帶點兒童邪典的感覺,但在考慮到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也就能理解了:
在美國有一個真實的案件,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磕了一種叫“XX蘑菇”的毒品,然後其中一個人在幻覺中看見自己的朋友們全變成了魔鬼,於是他以一種非常殘忍的方式殺害了自己的朋友們。
這就是《無菇朋友》這首歌的背景故事,標題的“無菇”有兩層含:,一層是“無辜”,朋友們是無辜的;一層是“沒有XX蘑菇”,勸告人們不要吸毒。
雖然“XX蘑菇”是毒品,但因爲帶了“蘑菇”二字,而方大同又曾經去雲南住過一段時間,所以這首歌也被調侃爲“雲南老農宣傳農產品”。
這首歌是我入坑方大同的開始,之後的我就徹底沉迷於方大同的R&B歌曲了,《Soulboy》的《春風吹》、《回到未來》的《麥恩利》《BB88》、《未來》的《Love Song》,都是非常優秀的R&B,也推薦大家聽聽。
(順便一說《Love Song》que了很多別的歌?比如周杰倫的《安靜》、王力宏的《花田錯》、陶喆的《普通朋友》、F4的《流星雨》,懂了,以後有人問寫詞就讓人主歌去que別人(bushi)
2016年9月,方大同在發佈了《JTW西遊記》後就進入了沉寂,在這8年間他專注於自己的音樂公司,推自家的歌手。在接受b站up主“HOPICO”的專訪時方大同有提到:《JTW》是一張雙碟的專輯,這也就意味着他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發專輯。
同樣是在這8年裏,方大同得了病,嚴重影響了他的呼吸,而20年疫情的襲來又加重了他的病情,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失了聲,直到22年,狀態好了些後,他開始重新籌劃自己的下一張專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還有我的音樂的夢想”,自22年底,他每天花4-5個小時用來創作,直到24年10月,他推出了沉寂8年後的新專輯《夢想家》。“夢想家”就是方大同自己,他用新專輯回應了他的夢想
《才二十三》
初聽《才二十三》的時候,當方大同發聲的第一秒,我就發現了他嗓子中略微帶着的沙啞。方大同是1983年生人,在這張專輯發表之時他已經41歲了,22年的他也已經39了,已經是步入中年了。歲月的痕跡還有病痛導致的失聲在他的嗓音上留下了劃痕,23歲的他發表了第二張專輯《未來》,那時的他的聲音青春、陽光,而《才二十三》的他的聲音多了沙啞,儘管這也可能是方大同爲了契合這首歌的主旨而特意做的處理,但這種變化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23,對方大同來說可以說是他人生的新階段,這一年他發表了人生的第二張專輯,初步闖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而18年後,他創造了自己的事業,功成名就,但歲月無情,他深深感受到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的聲音狀態已經不復當年。23的方大同,和41歲的方大同似乎已經是變成了兩個人了,儘管都是方大同自己,但他還是能明顯感受到中間的落差,所以他寫下了這句:
歲月 眨眼就過了
瞬間 就那樣默默的
上一次看 才二十三
現在的日子沒有這麼簡單
相較於早年的作品,尤其是《BB88》、《愛愛愛》這些歌,《才二十三》在編曲上相當剋制,初入時只有吉他,後面慢慢疊加元素,從小提琴撥絃,到打擊樂,到絃樂,到鋼琴,整首歌突出一個舒緩,方大同在談到這首歌的編曲時也說到,他有和混音師強調這首歌要收斂,因爲他更希望這首歌能夠“耐聽”,希望這首歌可以作爲一首“搖籃曲”,在讓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放這首歌給孩子聽。
依我個人解讀,正是這種“耐聽”的創作目標,最終才讓整首歌在聽覺上呈現出溫暖、柔和。不使用電吉他這種金屬色彩明顯的配器,鼓點中不使用金屬質感明顯的鑔,不用任何高音,讓整首歌在聽感上呈現出溫和如水、平靜如小石潭的特點。
相較於瘋狂疊加元素的歌曲,這種在伴奏和音域做減法的曲子在聽覺上自然不會那麼驚豔,你不會聽到《以父之名》裏那種華麗的間奏,也不會聽到《死了都要愛》裏那種只有撕心裂肺過才能發出的高音,但那種歌,可能聽個幾次,你的聽感就會覺得累了,想要切歌,但在聽《才二十三》時就不會這麼覺得,畢竟沒有感官上的刺激,自然也不會覺得這麼累。
安靜的歌還有一種好處,就是會給人思考的空間,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內容,帶來的就是容易接受,不那麼佔用大腦思維,也就給自己留下了思考的餘地,我很喜歡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的第二樂章,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才二十三》也是如此,在聽的時候,我也有了可以思考的空間。
而正是整首歌的收斂,也能讓我感覺到方大同年齡的變化。隨着年齡的增長,他不再那麼活力滿滿,可能以前輕輕鬆鬆就能做到的事,他現在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做到,臉上、頭上也被刻上了年齡的印記,正如他所唱的:
樹葉 又要灑落了
花兒 就快要復活了
回想以前 沒那麼累
現在的白髮 和皺紋匹配
也是一種美
在訪談中方大同還提到年齡帶給他的一種感受,就是身邊人的變化,他有好多朋友,不知不覺就結婚了,生孩子了,甚至孩子都已經上小學或初中了,而2023年父親的離世也讓他感受到時間無情,這也是他創作這首歌的一個初衷。
《才二十三》和《二十二》
在聽完《才二十三》後,我聯想到了同樣是表達年齡感受的,陶喆的那首《二十二》。儘管兩首歌有着一樣的主題,都是表達年齡的變化,但兩首歌在主旨上有着極大不同。
陶喆的《二十二》儘管唱着“她常會嚮往能回到當年她一十二,只需要好好上學生活單純沒憂愁”,但還是在強調要向前看,去迎接未知的未來,正如他在bridge裏唱的:
人生偶爾會走上一條陌路
就像是沒指標的地圖
別讓他們說你該知足
只有你知道什麼是你的幸福
如果說《二十二》是讓人向前看,方大同的《才二十三》則多了絲回顧過去的意味,成長是無限的,但也不要忘了過去自己的意氣風發,不要忘記自己也曾年輕過:
放下那曾經 放下那痕跡
前方的你 別忘了自己
成長是永遠 離別是空懸
在千尋之外 我依然存在
一首是年輕人的歌,讓年輕人向前走:一首是中年人的歌,歲月雖然無情,但自己不能忘了自己也曾年輕過,如果自己都忘了,那就真失去了。
寫在最後
歲月無情,各位好好珍惜現在吧,也好好珍惜身邊人吧。
這張專輯從出來到現在也有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天天聽,但直到昨天才產生寫東西的年頭,唉,有人赤石都趕不上熱乎的(悲
最後很推薦大家去B站看看HOPICO的訪談,有大同老師對整張專輯創作理念上的講解。
聲明:本文內容爲作者觀點輸出,難免會與大家的觀點有出入,歡迎理性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