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末,英特爾發佈了十二代酷睿處理器,伴隨而來的還有全新的DDR5內存,在上市後一段時間裏,由於DDR5價格高昂導致普及度極低,經過大半年的市場調整和變化,目前DDR5內存已經降到了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更重要的是,AMD即將來臨的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官方宣佈只支持DDR5,這意味着DDR5的普及速度會更快,價格也會更加實惠,而其專門針對DDR5的內存控制器,對於效能發揮也會更好。
而英特爾這邊據相關消息稱,十三代酷睿處理器依然是支持DDR5和DDR4兩種內存,所以DDR4在未來一段時間裏,依然會佔據着一部分市場份額,硬核由此產生一個疑問:”降價之後DDR5值得買嗎?”目前電商平臺上早就有一些8G DDR5產品,一根價格僅僅300多元,雖然比DDR4高一些但也算白菜價了。這一篇文章的測試主題是:”顆粒體質好的高頻DDR4 VS 顆粒體質好的裸條DDR5“,因爲他們的價格相對接近,DDR4 3200這種不需要測,就知道其市場價值依然很高。
測試硬件介紹
DDR5平臺這邊是來自金士頓FURY BEAST野獸系列 DDR5 6000 16GBX2,手上這套是RGB燈條,包裝採用相當簡潔的塑封形式,電商平臺上也有8GBX2套裝選擇,價格要優惠一半左右,大概1000元左右,是對等一些高頻+顆粒體質好的DDR4產品,這次測試它也扮演着那些顆粒體質好的單根裸條DDR5 16GB。
不過同是16GBX2套裝,高頻DDR5反而更實惠一些,高頻DDR4(顆粒體質好)+大容量的價格會遠遠反超DDR5,如果你有精力折騰,完全可以選擇市面上那些特定的裸條DDR5 4800 16GB(600元左右),超頻之後和高頻DDR5無異,價格和高頻DDR4 8GBX2套裝相當,但是其16GX2的容量翻倍,外觀比較原始化,而且DDR5內存發熱量相對大一些,建議加裝散熱馬甲。
FURY BEAST RGB DDR5採用整體黑色的散熱馬甲,刻畫着FURY和BEAST的LOGO圖案,帶有一些工業機械感的線條元素,這款RGB燈條高度控制得挺合理的,導光區域面積不會很大,和非RGB帶馬甲的內存是差不多。
FURY BEAST RGB DDR5繼承了FURY血統的RGB燈光設計,都是藉助散熱片本身來構建RGB效果,燈光區域採用簡潔和不浮誇的RGB風格,淺淺的FURY LOGO顯得低調和精緻,內置12顆獨立LED燈珠,和各大主板廠商可同步燈效。
FURY BEAST RGB DDR5支持英特爾XMP 3.0認證,可一鍵從4800Mhz穩定超頻至6000Mhz(CL40-40-40-80),工作電壓爲1.35V,DDR5 6000是未來取代DDR4 3600的主流產品,據聞對於AMD Ryzen 7000系列來說,DDR5 6000正是甜點頻率,位於FLCK總線1:1同頻,就跟DDR4 3600搭配目前的Ryzen處理器情況一樣。
DDR4平臺則是來自宏碁掠奪者Vesta 炫光星艦系列 DDR4 4000 8GBX2 RGB燈條,包裝相對精緻的彩盒形式,並且把產品渲染圖直接展示在眼前,因爲採用特挑三星B-die的關係(還不算是最頂級的,皇家戟尊爵版DDR4-4000 CL14表示弱爆了),它目前1000元出頭的售價,其實價格已經相當於FURY BEAST DDR5 6000 8GBX2以及特定體質的裸條DDR5 4800 16GBX2,這次是容量不對等,價格幾乎可以對等的高頻內存對比測試。
Vesta DDR4 4000採用銀色的鋁合金材質散熱馬甲,線條設計是對稱的,表面有Vesta RGB的LOGO和圖案,高度相對FURY BEAST DDR5明顯是高一些,RGB導光區域面積則是差不多。
Vesta DDR4 4000的燈光設計,展示的方式和FURY BEAST DDR5是一樣的,頂部也是平整的一層導光帶,並且凸顯PREOATOR(掠奪者)LOGO,內置8個獨立燈光區域,這種採用獨立燈珠方式的觀感效果都不會不錯。
Vesta DDR4 4000採用CL15-16-16-36比主流更好的時序,此時工作電壓爲1.5V(非常保守和穩定的數值),相對市面上同頻率的C18甚至C19確實更低一些,怪不得官方稱之爲骨灰級電競內存。
測試的固態硬盤是影馳名人堂HOF PRO 20 1TB,採用PCIe 4.0主流級主控羣聯PS5016-E16,採用海力士3D NAND,整體性能已經遠超PCIe 3.0旗艦級SSD,價格也比3.0產品實惠,而且它的外觀設計非常漂亮,採用夾漢堡式的鋁材散熱材質,有顏值之餘散熱也得到保證。
DDR5平臺的主板採用微星MPG Z690 CARBON WIFI DDR5 暗黑,外觀採用全覆蓋裝甲+電競爲主調的風格,擁有18相一體化DR.MOS直連CPU核心供電,內存最高支持超頻至DDR5-6666Mhz,第一根顯卡插槽支持PCIe5.0 X16,M.2固態硬盤擴展槽多達五組,其中四組均支持PCIe 4.0 X4,插滿存儲空間無壓力,是一款全能向發展的高端Z690主板。
DDR4平臺的主板採用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鋒鈦,外觀採用白色裝甲+條紋設計,全覆蓋16相一體化DR.MOS直連CPU核心供電,內存最高支持超頻至DDR4-5200+Mhz,支持PCIe5.0 X16,M.2固態硬盤擴展槽擁有四組,均支持PCIe 4.0 X4,搭配中高端英特爾平臺它是不錯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黑色版本的Z690刀鋒也全新上市了。
測試顯卡來自影馳RTX 3070 Ti 星曜OC,包裝盒採用星曜系列再熟不過的清涼少女代言,爲什麼不是使用RTX 3090 Ti進行測試呢?因爲考慮到4K玩家不會太在意平臺成本,而且4K分辨率渲染壓力都是集中於顯卡身上,CPU和內存差距都會明顯縮小,RTX 3070 Ti對於1080P和2K分辨率遊戲足以應付。
RTX 3070 Ti 星曜OC提供的三種配件,分別是4Pin RGB同步線、可調節和組裝式的顯卡支撐架以及兩槽金屬擋板,配件不多但都是精髓,每一種實用性都很高。
RTX 3070 Ti 星曜OC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外觀,採用了獨一無二的白透導流罩設計,表面還有切割處理,質感和立體感都很不錯,非常適合白色系主題裝機,這款顯卡還有永劫無間定製版,能滿足遊戲粉絲的胃口。
RTX 3070 Ti 星曜OC的側面區域,一定會吸引顏控和RGB愛好者,其採用了Boomstar(星曜) LOGO和圖案設計,表面經過不規則的切割處理,視覺效果看起來是扭曲和立體化的,RGB燈光亮起來更是有水晶般的透射。
顯卡供電接口採用雙8pin,具有金屬加固設計,而這款顯卡的最大功耗上限是330W,結合PCIe 75W供電足以滿足顯卡供電需求,旁邊是12V RGB同步接口。
顯卡採用大面積黑色覆蓋以及線條、LOGO刻畫的金屬背板,尾端部分是鏤空的散熱孔,有利於顯卡通風散熱,對於星曜系列顯卡,RTX 30系這一代除了RTX 3090 Ti,背板都是黑色的,期望下一代顯卡能採用全白色吧。
視頻輸出接口是DP 1.4a*3+HDMI 2.1*1的搭配,擋板默認安裝三槽規格,表面是鍍鎳+不鏽鋼工藝處理,長時間使用也可抗腐蝕和氧化。
機箱是微星MPG VELOX 刀鋒100R WHITE,外觀屬於典型的側透機箱設計,前部預裝三枚120mm ARGB風扇,擁有六路ARGB控制器,支持顯卡豎置展示模式,前置I/O支持LED燈效切換、USB 3.2 Gen 2 Type-C等特色,功能和設計是滿分的。
主機側面視角一覽,整機配件均是白色向簡潔風格,妥妥的純白主題裝機
這次平臺搭載的CPU是Core i7 12700KF,其散熱器是微星的寒冰360R V2白色版本,冷頭和風扇支持RGB燈效,冷頭可以實現270°手動旋轉以便適應不同的裝機方案,水泵是設計在冷排上以便降低噪聲和振動,壓制默頻的i7是輕輕鬆鬆的。
影馳RTX 3070 Ti 星曜OC顯卡,白透的導流罩就很適合待在這款機箱裏面
RTX 3070 Ti 星曜OC的官方建議電源是750W,這次機器使用的是微星MPG A750GF白色ATX電源,採用全日系105℃電容,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全扁平化+白色化模組線材,搭配整機白色氛圍妥妥的,機箱也有裸露銘牌的鏤空區域。
整機RGB燈效展示
RTX 3070 Ti 星曜OC亮機RGB效果,晶瑩剔透的風格
金士頓FURY BEAST RGB DDR5內存燈光效果
宏碁掠奪者PREDATOR Vesta DDR4內存燈光效果
AIDA64、PCMARK 10、CINBENCH和7ZIP對比測試
i7+12700KF+DDR4 4000平臺(默認X.M.P)
i7+12700KF+DDR5 6000平臺(默認X.M.P)
兩款主板均刷至最新BIOS版本,使用的是Windows 11 21H2操作系統,最新GeForce Game Ready 516.94 WHQL顯卡驅動,同時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可爲顯卡提升一些性能,CPU保持默認狀態不超頻,以下內存測試分爲五種情況,分別是DDR4 4000 C15 GEAR2(X.M.P配置)、DDR4 4000 C15 GEAR1(時序略微調整)、DDR4 4600 C17、DDR5 6000 C40(X.M.P配置)以及DDR5 6400 C32,可以涵蓋高頻DDR4和DDR5內存的各種使用方案。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DDR4 4000 C15 GEAR2(X.M.P配置)讀取速度爲61366MB/s,寫入速度爲57824MB/s,複製速度爲57199MB/s,延遲爲69.5ns。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調整至DDR4 4000 C15 GEAR1(時序爲C15-15-15-28)讀取速度爲63680MB/s,寫入速度爲58909MB/s,複製速度爲59862MB/s,延遲爲51.4ns,且通過RunMemtestPRO 200%烤機測試0錯誤。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超頻至DDR4 4600 C17(時序爲C17-17-17-38)讀取速度爲72701MB/s,寫入速度爲68252MB/s,複製速度爲65581MB/s,延遲爲60.5ns,且通過RunMemtestPRO 200%烤機測試0錯誤。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DDR5 6000 C40(X.M.P配置)讀取速度爲91057MB/s,寫入速度爲82559MB/s,複製速度爲82608MB/s,延遲爲71.8ns。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超頻至DDR5 6400 C32(時序爲32-38-38-74)讀取速度爲97797MB/s,寫入速度爲88296MB/s,複製速度爲88978MB/s,延遲爲65.5ns,且通過RunMemtestPRO 100%烤機測試0錯誤(時間太長了只跑一輪)
先來看看理論跑分,這顆i7-12700KF的IMC體質就只能達到DDR4 4000 GEAR1了(也屬於標準水平),SA電壓再加也上去,它的內存延遲是五種情況中最好的,而DDR4內存即使超頻到4600Mhz,因爲處於GEAR 2分頻延遲方面也追不回來,不過DDR4 4600的讀取、寫入和複製性能是領先的。
這種高頻帶來的帶寬性能自然也體現在DDR5身上,初始頻率就達到4800Mhz,何況是超頻之後的DDR5 6000和DDR5 6400,所以DDR4這方面自然無法比擬,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的內存控制器需要同時兼容DDR4和DDR5,加上GEAR2分頻的緣故,即便是超頻和優化時序,同爲高頻下,DDR5內存延遲無論怎麼調整也追不上DDR4。
PCMARK 10綜合性能測試,如果按照總分來看,DDR5 6400是最高分的,DDR5 6000和DDR4 4600分數最低,對於DDR5 6000來說,電子表格這一項是明顯落後的,而DDR4 4600在文檔編輯和視頻剪輯方面是墊底的,DDR4 4000 GEAR1和GEAR2模式各方面表現都差不多,高頻DDR5在這個測試環節佔據很大優勢,比如照片編輯、視頻編輯、電子表格、文檔編寫以及視頻會議都是優於其他四種情況。
CINBENCH R23渲染性能測試,五種高頻內存情況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表現,差距最大不過3%,選擇DDR4和DDR5與否並不明顯,當然這裏只針對這個BENCH而言,對於其他生產力和渲染項目又未必是這種衆生平等的結果,尤其是大容量的DDR5其實對於生產力來說是有優勢的,項目越大越明顯。
7-ZIP解壓縮性能基準測試,總評分最高是DDR5 6400,然後排名依次是DDR5 6000、DDR4 4000 GEAR1、DDR4 4000 GEAR2以及DDR4 4600,衝擊高頻DDR4反而帶來負優化(也許和十二代酷睿複雜的內存控制器有關係),可是超頻DDR5屬於正收益。
說到具體表現,五種高頻情況的解壓縮性能是無差異的,有影響的是壓縮性能,高頻DDR5的高帶寬可以帶來顯著的提升,DDR5 6400對比DDR4 4000 GEAR1,在這方面提升了42%,即便使用X.M.P配置文件,DDR5 6000也比DDR4 4000 GEAR1提升38%。
三款遊戲兩種分辨率對比測試
《極限競速:地平線5》1080P預設極端畫質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106fps,1% LOW幀率90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107fps,1% LOW幀率92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106fps,1% LOW幀率90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106fps,1% LOW幀率90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107fps,1% LOW幀率91fps
《極限競速:地平線5》1440P預設極端畫質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91fps,1% LOW幀率78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93fps,1% LOW幀率80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91fps,1% LOW幀率79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92fps,1% LOW幀率80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92fps,1% LOW幀率80fps
《騎馬與砍殺2》1080P預設非常高畫質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167fps,1% LOW幀率92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175ps,1% LOW幀率97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160fps,1% LOW幀率86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191fps,1% LOW幀率105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195fps,1% LOW幀率118fps
《騎馬與砍殺2》1440P預設非常高畫質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143fps,1% LOW幀率101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146fps,1% LOW幀率99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146fps,1% LOW幀率87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150fps,1% LOW幀率102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150fps,1% LOW幀率102fps
《絕地求生》1080P三項超高+120%渲染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277fps,1% LOW幀率159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304ps,1% LOW幀率181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292fps,1% LOW幀率172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267fps,1% LOW幀率155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291fps,1% LOW幀率170fps
《絕地求生》1440P三項超高+120%渲染
DDR4 4000 C15 GEAR2平均幀率264fps,1% LOW幀率162fps
DDR4 4000 C15 GEAR1平均幀率271ps,1% LOW幀率181fps
DDR4 4600 C17平均幀率271fps,1% LOW幀率174fps
DDR5 6000 C40平均幀率253fps,1% LOW幀率158fps
DDR5 6400 C32平均幀率260fps,1% LOW幀率163fps
以上游戲數據比較精細,大家可以放大圖片查看,玩遊戲到底選擇DDR4和DDR5內存應該是最有話題性,DDR5確實延遲高一些,但高頻優化狀態下的DDR5可以縮小這方面的差距,就《絕地求生》而言,AIDA64內存延遲表現極好的DDR4 4000 GEAR 1,兩種分辨率下也就平均領先DDR5 6400 4%到5%左右,而DDR4 4600 GEAR2對於任何遊戲來說,其收益是不如DDR4 4000 GEAR1的。
反觀像《騎馬與砍殺2》這款以AI單位數量著稱的遊戲,對於CPU和顯卡性能都有要求(比如說騎兵除戰士以外,馬匹也算是額外的AI單位),因此DDR5的高帶寬性能可以給CPU帶來正收益,尤其是1080P分辨率甚至超過10%的提升幅度,最後一類遊戲是《極限競速:地平線5》這種3A,對於顯卡依賴性極強,內存頻率和延遲自然對其影響不大,不過你可以發現其實越來越多最新的3A遊戲,其內存利用率都超過10GB以上,16GB容量確實顯得不夠了。
總結
本文的測試其實只針對高頻DDR4和DDR5,高頻DDR4往往採用頂尖的顆粒體質,同時具備優秀的時序,特挑情況下成本自然也高,而DDR5起步頻率就是4800MHz,即便內存延遲相對高些,對於瞭解超頻的玩家完全可以通過調試縮小這方面的性能,至於大衆玩家嚐鮮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爲高頻DDR5 8GBX2和高頻DDR4 8GBX2套裝價格相近,相同規格型號的DDR5主板價格不會太高,對於性能方面,生產力、內存創作方面DDR5是不會輸的,遊戲也是半斤八兩(主要看類型),至於單條高頻+大容量DDR4已經毫無價格優勢,因爲這些在DDR5身上能輕鬆做到。
隨着AMD Ryzen 7000和英特爾十三代酷睿處理器即將推出,DDR5的普及度肯定會更好,對於內存延遲優化也會加強,價格當然也會向下走,尤其是AMD下一代的B系列主板,務必是帶領DDR5走向平民的關鍵之一。而對於主流級DDR4而言(比如DDR4 2666、DDR4 3200這種),個人覺得入門和低端平臺還是挺合適的,老平臺保有量相當多,而且英特爾十三代酷睿還是支持DDR4內存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