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游戏不太开心,我走到窗边,向月光借火点燃一卷烟,袅袅烟气中三省吾身,我想我大抵是失却了最初玩游戏的那份纯真与快乐吧。
岁月不饶人,终究还是老了。
我点点头,恍惚间觉得悟到了真理。
其实就是菜。
你看,我仍旧不愿承认,这大概是男人最后的命门吧。你可以说一个男人没钱没权没背景,但不能说他打游戏菜,他会跟你拼命。
——“你说打得菜,是不是好东西?大家都说不是,那为什么总有人那么菜?”
——“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我记得大二那年,意气风发,刚接触英雄联盟不到一个月上到黄金1,转眼到了晋级赛,认为自己颇有天赋,马上要成为寝室里的“最速上分の伝説”。
某天晚上,和室友吃完烧烤在路旁晃悠,我把手从口袋里掏出来,信心十足地指着对街的网咖说:
“晋级赛通个宵,明天我就是白金仔了。”
- 深夜12点,输掉了第一把晋级赛,√×××,不服,再来。
- 半夜2点,第二把晋级赛败北,甚至刹车不住,险些滑落黄金2。
- 凌晨4点,卡在黄金1的80胜点不上不下。
- 清晨6点,第一缕阳光照亮窗帘的边缘,我拉上窗帘,眼睛布满血丝,鼠标倔强地点下“再来一局”。
- 清晨6点30分,水晶爆炸,心态也爆炸。气馁,倒在沙发里怀疑自己。
而真正使我认知到没有游戏天赋的,是我听说女友的闺蜜也玩英雄联盟,她把号借给我女友体验,我却把号要来了。本想着偷偷上个段惊艳所有人,等闺蜜问起来,女友可以自豪地回答:
“我男友玩的,他是个高手。”
谁承想从白银1掉到白银3,问起来就说不知道,我没打,不是我玩的。
玩得菜的人主要分三种:没有天赋的人,有天赋没时间的人,有天赋有时间但没精力的人。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是第二种,后来觉得自己是第三种,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我原来是第一种。
我写过一篇APEX文章,分享上钻心得,其实只是一个不服输的家伙尤做困兽之斗罢了。
为了打到钻石证明自己,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重复着上分掉分被人劝架贡献门票。
有人会说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于是我按照教学天天练枪、跟枪、定位,但效果甚微,无论手握鼠标怎么使劲,枪始终压不住,更压不到一个点。900小时的老玩家了,跟新人一样练基础,还没人练得快,着实有些辛酸且可笑。
中途一旦断了几天,枪法立马变得稀烂无比。
有时光是找手感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别人一问就说在整活,打哈哈表示自己没认真玩。
有些事不是光努力和练习就能达到的,止步不前的瓶颈就像年轻人无法理解的秋裤,迟早会套在我们的腿上,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好不容易爬到钻石,又有人说“水钻不算钻”、“有能耐上大师”,这攀登看似永无止境,终究我还是决定:
算了,放过自己。
拿APEX第十三赛季排位来说,钻石玩家约占总玩家的15.36%,大师加猎杀约占2.24%,如果根据“共识”排除掉钻四玩家,钻石分段仅剩5.35%,加上2.24%的大师猎杀,一共占据全部排位玩家的7.59%。
再算上“队友太坑”、“没兴趣上分”、“我懒得打”、“时间不允许”等玩家,高端最多不超过10%。
排位分布图
又有谁不愿意成为万众瞩目光宗耀祖的那10%呢?可惜我们大多数,只是芸芸众生的90%。
每个游戏都有技术不到位的玩家,他们不是不喜欢这款游戏,也不是不适合玩竞技,他们只是没那么厉害而已。
退出排位的那一刻我才忽然想起曾经的初心,打排位只是为了匹配两个不是人参果的队友,仅此而已。俩队友倒地就退,我会立刻失去所有的游戏兴趣,直接点击退出游戏。
为什么倒地就退?就为了那点KD吗?
”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随风而逝》鲍勃·迪伦
被现实割裂的碎片时间里,拼凑不出一个全神贯注的少年。
近几年来,我明显感觉到水平在下降,精力溃散,注意力不集中,手脑不协调,反应迟缓,思路混乱,操作毫无章法。
有句形容大司马的名言叫“十年王者无人识,一朝瓜皮天下知”,当年驰骋高分段的高手,在他真正成名时,也只剩得一名整活和嘴硬的喜剧演员。
可能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十年前还是在榜单上爆杀的骁勇战士,十年后只是一个打得很菜的捞比。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体验,只要注意力集中,游戏里的时间流速会变慢,类似《看门狗》里的“专注模式”或者《量子破碎》的“时间凝固”。
是的,这很玄学,但我相信是有可能的。
在“专注时间”里,你可以做很多事。你可以捕捉到BOSS的抬手动作并及时闪避,你可以在被老六打暗枪时转身反杀,你可以在一个突如其来的弯路前甩出漂亮的漂移。
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异功能”逐渐衰弱,“专注时间”也越来越短。你甚至来不及反应每一个动作游戏里的QTE,被人阴的时候也只有死后才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叫。
当你发现这一点时,你才是真的老了。
说句老实话,现在的竞技游戏也挺累的,门槛高,节奏紧,压力大,肝还疼。
前几天下了《守望先锋2》,初体验2个小时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字:累。
UI丑不丑、逼不逼氪我无所谓,6V6改成了5V5、取消了护盾机制对我来说很伤。因为C位需要扛起的责任比前作更大,加上缩短的复活时间和加快的游戏节奏,全局下来必须全神贯注,不小心死掉对自己对团队都是莫大的惩罚。
不仅输出位,坦克位和辅助位也同样有压力。不怪队友全程盯着计分板视奸伤害,我自己也紧盯着那串数字不放,一个不服输的我和一个操作跟不上想法的我在不断地内耗。
守望先锋是一款好游戏,我也乐意玩上几百个小时,可我不喜欢顶着压力玩游戏。
《守望先锋2》也不再是2016年的那款火爆大江南北的游戏了,别看它免费,进去之后会发现它的门槛很高,新人难以融入。像《泰坦陨落2》的走地鸡,被虐杀个几把就失去玩下去的兴趣了。
它没有变,变的只是我,不再是苦练麦克雷和半藏一晚上都不觉得累的自己了。我从大学毕了业,守望先锋还留在那扇校门后,和那些不再亮起的头像一起。
所有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赢,这确实是竞技的核心,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输不起?
“电子竞技,胜者为王”这句话没错,可如今已经演变成了“电子竞技,菜是原罪”,成为某种金科玉律,引起攀比输出和操作的潮流,和居高临下的满身戾气。
菜是原罪和KDA至上论是统治竞技游戏的两大法则,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弱小,总一鼓作气追赶强者的步伐,又一次次地受挫倒下,自我怀疑。
你不能打得差,因为差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全队陪你坐牢。赢了你如释重负,输了你坐立难安。打得好全场欢呼,打得菜队友开麦。
竞技游戏本身就是高风险高回报。
当然还有另一条路……
人总是在“跟自己死磕”和“放过自己”之间彷徨不定,人嘛,倒也正常。
绝地求生最火的时候,大概是17年左右,排位系统还没上线,我曾靠得分打进国服500名,也带过三个新人十一杀吃鸡,我确实享受这份虚荣,我是个俗人,逃不开。
但最开始的时候,玩了170个小时,连一把鸡都没吃到。
不服输的我不得不把每一局的死亡原因、打法纠错、地图分析都列出表格来记录,不断尝试,跟看错题本一样复习,牢记,灵活应变,才吃到了第一把鸡。
这个方法也用在APEX上钻,所以才有了那篇心得。
这样做,确实有效,但是累,非常累。就好像上学时候老师总说,笨鸟先飞,笨鸟先飞,你自鸣得意了许多年,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那只笨鸟。
网游竞技性太强,如果能享受其中倒也无妨。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一个人很难维系辗转多个网游。
几乎每款网游都有个叫“赛季通行证”的玩意在等着你,不花钱吧感觉亏了,不肝吧感觉钱白花了,一年四个赛季起步,多养几个游戏,身上心肝脾肺肾早换两轮了。
通行证泛滥
老也好,菜也好,我可以认,因为我不愿失去自己。
相信各位都见过一张图,用一张象限图把玩家分成四个类型:社交型、杀手型、成就型和探索型。
我觉得这种分类比较片面。像我这样的FPS爱好者,要义是在短瞬内**对手,从而获得强烈的正反馈,说白了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面具上。
- 我明明倾向于杀手型却不喜欢竞技,我更乐衷于看剧情和整活。CF我只玩生化,CS我只玩军备竞赛,在APEX里玩得最多是暴雷,我在战地里体会身临其境的惨烈氛围,在使命召唤里体验子弹背后的政治斡旋。
- 我也钟情于探索世界各个角落和无限可能,但我一遇到有多结局的游戏就莫名恐慌,像站在十字路口,无比纠结该往哪边走。选择任何一条路都会时刻惦记另一条路有什么。
- 我喜欢模拟建造游戏,却从来不玩《我的世界》。
- 我渴望社交,却又在面对互动时选择保持沉默。
没有哪个游戏类型可以完美契合一名玩家,因为不是游戏选择玩家,是玩家选择游戏。
你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索,才能找到真正喜爱的游戏。如果你足够幸运,或许你现在所享受着的,从中汲取快乐的那个,就是你的天选和唯一。
我也是走了太多弯路,才明白自己只适合线性故事游戏和箱庭世界RPG。
所以,并不是老了,而是成熟了,成熟到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上限,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去走,一味追求虚名和他人看法的自己,已经是过往云烟了。
幸好我仍热爱游戏。
老一辈的玩家,从那个没有多少选择、玩法、类型,同时画质也差的游戏蛮荒时代而来,如今每年大作层出不穷,是游戏兴盛的黄金年代,他们却没那么多精力继续追赶时代了。
老去的玩家,不再有战场上敏锐的锋芒和迸射的战意,更适合的他们的,可能是在坐在壁炉旁,温上一壶茶,静静地聆听某个精雕细琢的故事。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兴许走出竞技场的天地,下一秒撞见更广袤的星海。
竞技,就留给更年轻的一代吧。
星海承载你所有勇气与遐想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