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发现最近刷xhh很多很多关于公考的话题,遂作出此篇经验谈,为想要公考和正在公考的hy们进行一些答疑解惑,有没有说到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多多交流。觉得楼主写的还不错的话可以多多cy和电我牛牛,话不多说,现在开始。
1.国考与省考有什么区别?国省考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和国企又有什么区别?
(1)招录单位与层级不同
国考招录中央机关及直属单位,如外交部,税务局,海关,铁路公安等直属单位,全国统一招考;省考招录省、市、县、乡镇四级地方政府部门如教育厅,当地公安等省属单位,各省统一招考(当然也有联考,放在后面来说);事业单位招录政府下属公益服务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国企是国家控股的企业,招录企业员工,如国家电网工程师,中国移动职员,农业银行职员等,有部分企业编制。
(2)编制不同
国考省考的岗位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国考岗位由中央财政拨款,而省考岗位由当地政府财政拨款。这两者收入水平没有天壤之别,遇差距取决于地区经济水平、职位级别、岗位性质所区分。当然,普遍情况下可以认为国考岗位待遇比省考稍好,例如我所在的地区就是如此,而经济发达地区则呈现不同情况,所以大家要客观认识岗位有别。
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制,也是编制的一种(当然大众普遍认知下行政编制才算公务员,其实是错误的。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看一下编制细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工资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这三大类共同组成,薪资与单位性质挂钩(考之前要了解事业编的话一定要找到当地人甚至本单位的人询问待遇情况噢!)
国企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拥有部分企业编制,薪资水平完全看企业盈利水平,我了解也不深,欢迎高手多多补充。
(3)笔试内容不同
国考和省考考察考《行测》《申论》,行测可以简单理解为客观题,而申论是主观题,部分岗位加考专业科目,如公安岗位需要加考《公安专业科目》,也属于客观题。
事业单位考察《公共基础知识》或“职测+综应”,与国考类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客观+主观。部分加考专业科目,如教师岗考教育理论,医生岗考医学知识。
而国企考察就很多样了,一般来说为“行测+专业知识+企业文化”。
总结,想要最快了解考察什么,可以在网上寻找往年真题,一看便知。
2.备考的科目的区别以及所需要准备的时间?
个人认为,国省考和事业单位的考试科目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国省考的行测综合能力更强,考察思维灵活度,而事业单位的职测和公基更偏向于知识呈现,考察思维深度和广度;而主观的申论与综应基本没什么太大区别,皆考察语言逻辑的能力。
而备考时间长的话,是可以考虑两手抓的(4到12个月),但如果只专注于其中一项,备考时间可以缩短至3到6个月,基本能够做到应试的水平,当然,备考时间因人而异,比别人多花的时间不会是无用功,仅仅是经验之谈,做个参考。
3.如何选择合适的岗位?应届生条件的区分?
(1)个人意愿
在大家还不了解都有什么岗位时,可以直接到官方网站查询去年拥有岗位,里面有很明确的表格和说明,例如国考可以直接搜索国考报名进入到国家公务员总局的报名专题进行相关查看,如图:
国考报名专题
省考类似,只是需要到当地人社局官网或省人力资源厅进行查询,如图:
打码防吞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离家近的岗位,如果异地的话可能存在很多生活方面的困难,当然最终也取决于你自己的个人意愿。
(2)客观报考条件
找到表格后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表格中所提到的各类条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筛选,最主要的三类如图:
“三“限
首先是否为应届毕业生,非应届如行1,而应届如行2行3,当然也有岗位会限制当期应届,这个下面再说。其次是学历限制和专业限制,这个大家都看的明白,不多赘述。最后是一些小的限制,如是否为党员,是否限制男女,是否需要某些专业技能等,如果没标记就是不限,特殊要求会在备注中说明。
(3)应届生条件与考试的时间
分为当期应届毕业生和择业应届毕业生,有的岗位会在考录对象说明,仅限2026级应届毕业生,简单理解就是只要还没毕业的大四学生,而如图中所显示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了当期应届毕业生和择业应届毕业生,也就是说,在择业期(没有交过社保)的两年你依然也算在其中之内,毕业一年+择业两年都算择业毕业生,举个例子,楼主是2024年六月毕业,在毕业之前参加了2023年12月的2024年度省考,算作2024级应届毕业生,如果我没考上,也没有交社保,那么接下来的2025年度省考和2026年度省考我都算作择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如图行2行3的报名条件。当然,各地政策还需要各地人社局解释,少部分地区的应届只算当期应届,大家需要在官网查询或者等表格出了之后进行电话查询。
考试的时间:国考一般在十一月份,省联考一般在三四月份,如果你是2025级当期毕业生,参加的国考为2024年11月,参加的联考(大部分题一样,少部分有所区别)为2025年三到四月,部分省份如山东,四川,单独进行考试,时间一般为国考后一到三周。事业单位考试因地制宜,具体时间可以查询当地人社局官网。
4.全考察流程是怎么样的?
总共五大流程:笔试,笔试成绩出之后会资格复审(即确定是否满足报考条件并通知面试时间地点),面试之后会有体检(有的特殊岗位会在体检前体测),体检过后会政审,政审公示完后入职。
5.面试的全流程?如何备考面试。
(1)流程
每个地区不同,在面试通知的时候可以电话询问当地人社局具体流程,在面试通知书上也有相关说明,大概流程为面试当天进入备考场,然后排序进入考场进行考察,考场形式不相同(可自行了解),有的是结构化,有的是结构化小组,有的是无领导(很少),有的是无纸笔等等,考场中起码有6到7名考官与你面对面进行考察,并且周围有记分员和其余工作人员,非常高压。结束之后当天或当场宣布面试成绩并进行签字,如对成绩有疑惑可当场寻求工作人员进行说明。
(2)备考思路
面试一直是大多数人的难题,因为不同地区备考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很紧张,所以报不报线下班就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是当时考场面试第一,进行过线下培训也经历过自学,我的建议就是注重面试内容。不管是线下班还是自学还是线上班,面试考察的始终还是对面试考题的理解和梳理,很多线下班的成员和老师都是冲着形式去,不能说没用,但是很难达到高分,往往成就高分的都是自己的思考和陪练同学的相互进步,因此大家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去进行面试备考,唯一要记住的要点就是内容为大。
其次,就是无论是什么性格,一定要记住,应试之下人人平等,你不开口说别人就会开口说,大家在一个环境所考察的内容面对的压力都是相同的,所以不开口说,无法达到训练效果。
再者,想要提升内容,其实就是要拓宽自己见识的题型和参考答案,我比较推崇熟能生巧,见过的点答过的内容多了,会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用自己的内容去平铺所有题型,就题答题,题目问什么你就能答什么甚至往深处拓展,才能在面试考场的高压环境下不捉襟见肘。有的老师和学生推崇背诵,但背的不深,不对,内容也偏少,答题的时候始终就是这些假大空,不靠着题回答,往往就白花钱进行培训,起到反效果。
最后,推荐一些能够自学的方法,面试学长,老梅,小马哥这三名的答题内容我认为是非常厉害的,当然,大家一定不要迷信,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理解的短处,综合理解和学习,把自己觉得好的内容背下来反复记忆,背的越多越自信,背的越细越会答,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答题风格,在面试中形成独特优势,就题答题,就题答题,就题答题!
6.如何备考行测?
备考行测就要先认识行测,行测分为五大类:政治理论与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考察的非常全面,想要知道是行测是什么首先就是通过往年真题,随便找一套看看,心里大约有个数,有的题目看似很扯,但是经过系统学习后会知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其次,系统学习行测就需要跟课,这个和考研或者说考四六级大概是差不多的,推荐的基础课讲师只有刘文超,他的课程非常基础,在备考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最先看他的课来进行系统了解和相关学习,并且讲义免费,非常方便,而且好像也出了比较良心的收费课,大家也可以进行相关了解。而推荐的深层次老师我只推荐花生十三,当你了解的差不多但是自己做题还困难的时候完全可以相信花生老师的课进行深度备考,这两位系统学习讲师都是神中神,大家放心观看。而政治理论与常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板块,内容多且复杂繁琐想要应试思维去解决其实很麻烦,对我这种比较笨的人而言,只能用时间堆出来。我学习这个板块的时候是提前了半年左右跟了马克老师每月时政进行笔记,以及日报和强国的观点类新闻进行基础构造,没有特别进行应试备考,因为我觉得再最后备考阶段特别将时政拿出来进行背诵太费时间,这一板块的学习经验大家自行斟酌,仅供参考。
再者,当你系统学习完毕后进入刷题阶段,我只推荐刷真题,各地真题国考真题无论是哪个年份哪个地区,都拿出来狠狠的刷,绝对够用,当然刷题阶段重要的不是题量,而是时间的把控和卷后的复盘。作为应试考试,行测的时间分布非常紧张,就是逼你迅速反应以及对题目的舍弃和把控,在刷题阶段都建议限时刷题,并且刷题后一定要对所有题目进行复盘,最好拥有一个错题本,时常拿出来进行复盘,此为最好。
最后,如果你是大神中的大神,高手中的高手,备考时间非常充足,那我推荐你可以参加每周一次的模考,感受一下赛博考场,而且可以搭配红领巾(已退网)和我大哥 @陈怀安 的复盘视频食用,神中神中神,公考界活菩萨,在赛博黄泉捞人的顶级船夫。如果你基础很差,那先暂时不要模考,把真题的题量提上来再说。
7.如何备考申论?
申论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归纳和总结,也是需要先找往年真题先行了解,在系统学习阶段我当时只听了小马哥,他讲的不算很容易理解,但是他的方法是正确的,和面试一样,都是内容为大,靠题答题,如何把内容呈现的漂亮,就是提分的关键。我当年申论75,我的方法依然是长线备考的思维,在日报和强国的观点类文章进行每日梳理和内容总结与归纳,并且把一些很好的写作思路与金句进行背诵和反复记忆,另一方面跟了公考隔壁班王老师的每日视频,没有专门进行备考,保持前期每周一篇真题,后期每两天一篇真题,并且进行要点的核对,把自己的大作文读给楼下的大妈大爷听,问他们像不像新闻联播的方式进行诡异的训练...没有专门测过分,所以不具备参考性,可以让更多申论厉害的盒u进行经验分享。
8.是否存在网络上所说的“有关系随便上”的情况?
(1)笔试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国考省考的公平绝对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通天的手段,也顶多能在岗位专业进行一定范围的把控(而且要非常合理,不然这些公开信息会被网络怎么传播大家都看在眼里),因为笔试需要达到开考比例(大多数地区如果招一个就需要三个人报名缴费,面试同理),在笔试的行测申论中,所有分数都需要两位阅卷人及以上的判断与签字,不存在说你的申论成绩被心情不好的阅卷人看到给低了,两位阅卷人每个题型的分数差距大是要重新找人阅卷的,并且成绩出了之后你对成绩有疑问,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反馈。
(2)面试
另一方面,面试的审核比笔试更为严格和公平,就我地区而言,所有面试官和工作人员都是当天或前几天被送往面试地点并且会收手机等通讯工具,避免一切外部信息的接收,并且随机抽取的面试官库甚至还有外地考官,如何能在面试中找关系?答:所有的考官都认识你这张脸,知道你是谁。自然,考官都认识的话,那同场考生也就都认识你了,这样的关系也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公考,要么人才引进,要么特殊人才渠道,比如:柯洁上清华,王楚钦上北大大概就类似于这个程度。
其次当天考官随机分配的考场,面试通常会进行几天,每一天的考察形式题目和每个考场的考官都要随机分配,保证双盲机制,并且全程录音录像,每个考场的分数波动由答题的前三个考生的水平而定。如果有这样的”关系户“还需要让当天的考官在你表现并不出彩的情况下,顶住需要留存的录音录像的压力,心有灵犀打高分,只单纯认识一两个没用,因为会取掉各项的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我不知道什么关系才能让这么多人可能互相都不认识的人担着坐牢的风险来帮”关系户“心有灵犀打高分,那真是神人中的神人,确实是通天了。
所以在hy看到此类言论就觉得很反智,一定要出一篇文章科普一下。
(3)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性质很复杂也很多样,有的单位就是参照公务员流程进行考试,有的单位又是自主考试,确实可能存在”萝卜岗“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而言都是参公流程,因为随着目前社会环境的高压,网络信息的透明,考试流程只会越来越正规,基本不会出现所谓的通天关系户。还是那句话如果有,那你也会认识他。
9.一些楼主的碎碎念。
(1)一定要记住公考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就是应试考试,和你以前所备考的其他应试考试没什么不同,在就业阶段选择全职备考的沉默成本远比你想象中的大得多!你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应试的方法和技巧经验,也可能在申论材料或者时政备考中更加了解国家的全貌,但是绝对不会获得任何劳动需求和价值,所以我不建议除开应届毕业生的兄弟们全职备考,只会把自己异化,可以进行在职备考,在高压的备考环境下才能真正意识到绝处逢生和学到真本事。
(2)公务员就是稳定,我就是图稳定图躺平才考公务员,这样的思想没问题很正常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动力,并不丢人,如果工作没这么难找,谁又愿意继续应试卷呢?但是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数普通人能够考的岗位基本都是面临基层,而大部分基层的工作压力比起多数企业岗位要大得多得多,没有所谓的双休躺平,也没有所谓的朝九晚五,自从楼主入职以来,双休基本凤毛麟角,甚至去年国庆每天都在加班,每个节日假期都有指标和任务(护林防火,出差培训,加班开会,007是常态),所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好自己报名的岗位是否是自己能够接收的工作强度。
(3)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虽然辛苦上岸,但确确实实也享受了在当地算是很好的福利和待遇,因此在做工作的时候时刻都要牢记人民是主人,自己是奴仆的定位,就算岗位工作强度不大,即便能够躺平,在做工作时也希望上岸的大家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完善,因为做好工作就是服务好了人民,当然面对老油条领导和同事,保持住自己年轻人的心气,一定要则其优所学,则其差所恶,对强行给自己加压的领导同事一定要有应对方法,把精力留给自己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时刻在体制内保持学习的好习惯,让自己成为真正有能力而非没办法才选择公考的人。
(4)祝备考的hy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大家都加油啊!还有什么疑惑可以在评论区找我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