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森特·威廉·梵高的生日。
生于1853年3月30日,一个描绘星辰却活在阴影中的荷兰画家,一位饱受折磨的天才,他的一生是辉煌与绝望的风暴。
梵高并非生来就是画家,但他生于神职人员世家,从小接受了宗教和艺术的熏陶。长大后,他成为一名艺术品经销商,接着做过教师,甚至还当过传教士,直到27岁的时候,他才拿起画笔。
1880年,梵高在与矿工的共同生活中产生了画画念头;随后,他入学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了基础绘画知识。次年回到家中开始练习,此后余生沉迷于绘画。
梵高早期作品《织补的女人》
梵高的画最初并非我们熟知的那样明媚动人。他的早期作品风格黑暗、忧郁,刻画扎根于荷兰农民生活,痴迷于捕捉现实而非美化现实。
《吃土豆的人》(1885 年)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结识了像莫奈和毕沙罗这样的印象派画家,他的调色板一下子丰富起来。
光、色彩、动感。突然间,他笔下的世界不再只是棕色和灰色,它们闪闪发光。
《蒙马特的风车》(1886年)
《塞纳河上的桥》(1887年)
他甚至还受到日本浮世绘雕版作品的启发,创作了一些类似风格的作品。
《花魁》(1887年)
但是梵高并不满足。1888 年,他搬到了法国阿尔勒,追逐着阳光。 在那里,他画下了《向日葵》系列——大胆、耀眼、充满生机,简直是一支“黄色交响曲”。
《向日葵》(1888年)
阿尔勒是梵高梦想中的艺术家乌托邦之地。他租下黄房子,邀请保罗·高更同住。
《黄房子》(1888年)
但结果是一场灾难——割耳事件。
据说高更生性自大,梵高心生不满,二人关系逐渐恶化。在一天晚上的争斗与肢体冲突中,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传闻中,他将耳朵送给了他与高更都认识的一个妓女。
《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1889年)
具体真相已经不可考究。事实上,梵高在这段时间开始崩溃,被精神疾病所困扰,患有癫痫、抑郁症和幻觉,而病因则可能是营养不良、过度劳累、失眠和酗酒。
1889 年,梵高自愿住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创作了《星夜》,这幅传世杰作诞生于一扇装有铁栏杆的窗户前。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卧室
旋转的天空、宁静的村庄、一棵直插云霄的柏树。
这幅画中,混乱与秩序和谐共存。他说:“看到星星总是让我陷入梦境。”《星夜》就是他在画布上的梦。
《星夜》(1889年)
1890年,梵高病情恶化,创作愈加困难。
《夕阳下两位农妇开掘积雪覆盖的田地》(仿米勒《拾穗》,1890年)
《在永恒之门》(1890年)
5月,他搬到巴黎北部村庄瓦兹河畔欧韦尔接受治疗,在那里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期间,梵高仍然保持高产,传闻70天画了70幅画。
他的笔触愈发大胆,尽显狂野、厚重、充满生机,将情感融入了每一笔。
《麦田群鸦》(1890 年)
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他写道:“我把我的心和灵魂都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在此过程中我失去了理智。”
《树根》(1890年)
被广泛认可的说法是,1890年7月27日,梵高拔枪自杀:他在一块他画过的麦田中用手枪射中自己腹部,随后返回住所。两天后,因伤势过重去世。
临终前,他对弟弟提奥说下的遗言为:“痛苦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生命定格在37岁。
梵高与其弟之墓
《多比尼花园》系列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作品。
《多比尼花园》(1890年)
梵高多产——他的画家生涯27岁左右开始,到离世的十年间,总共创作了约2100幅画作,有自画像、风景画、静物画,其中包括约870幅油画。
然而,在有生之年他只卖出了一幅画:《红色葡萄园》(1890年售价400法郎,约相当于现今1000美元)。这是艺术界“正式”记录和认可,并知道它的名字的梵高一生中唯一售出的油画。
《红色葡萄园》(1888年)
梵高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穷困潦倒,在饥饿与孤独中坚持创作。
直到 20 世纪初,他的艺术才被评论界重新评价,逐渐被视为现代艺术先驱。他成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影响了表现主义、野兽派,甚至现代艺术。
1987 年,《向日葵》被拍出 4000 万美元的天价,创下当时纪录。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跻身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作之中,有多幅拍出1亿美元以上的高价。
梵高曾说:“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尝试任何事情,生活将会怎样?”
他同样捍卫自己的作品,贯彻自己的理念:“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如果不是27岁时的一次尝试,并坚持创作,他如何得以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呢?
生日快乐,梵高!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