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2日,我写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文章,来详细探究为什么腾讯能再次伸出援手救育碧?都说再一再二不在三,但腾讯对阿碧是父子情,如果说第二次还有想拿代理原因的话,这第三次就没有考虑赚钱的事情,腾讯满脑子都是先救吾儿!
简要概括下事件:
腾讯以11.6亿欧元(约91亿人民币)注资育碧新成立的独立子公司,获得25%股权。该子公司估值达40亿欧元(约313亿元人民币),主要整合了育碧旗下三大旗舰IP《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及其全球开发团队覆盖蒙特利尔、巴塞罗那等六大工作室,并拥有这些IP的全球独家永久授权。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在找资料时发现很多作者直接认为这11.6亿欧元(换算91亿人民币)是投资给现在新子公司拿育碧IP使用权的,并且因为子公司40亿欧元,所以腾讯买25%股份很合理,但其实不是这个逻辑关系。
育碧2024年净负债达12亿欧元,市值缩水超50%,根据育碧公告,并明确表示将用这笔资金偿还其12亿欧元的净负债。所以准确来说是腾讯给了老育碧把24年的旧账还清了,育碧再把新子公司的25%的股份转让给了腾讯。
而且这个所谓的IP永久授权也只能算是这次投资硬随便找,且不论现在腾讯早就跟育碧有着深度绑定关系。
2018年
育碧因法国维旺迪集团的恶意收购陷入危机。腾讯以每股66欧元的价格收购育碧5%的股份,帮助其维持独立性。这次之后腾讯就获得了中国市场优先发行权。
2022年
再次注入资金3亿欧元,持股达到9.9%,也就是外部持股上线,成为育碧第二大外部股东,这时候腾讯在育碧的这边已经是大金主地位了,育碧也几乎双手奉上了自己的IP。
不管是在22年开始开发《彩虹六号》手游,还是《全境封锁2》国服代理,还有之前天美工作室负责开发《刺客信条:代号JADE》,昨年爆料的由祖龙娱乐开发,腾讯代理发行的《阿凡达:重返潘多拉》,再算上第一次投资后《跳一跳》《恋语集:织梦书》这些周边小规模游戏,腾讯早就有已经有着几乎所有育碧IP的授权。
并且腾讯要是真的眼里只有育碧的几个IP,那也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了,现在育碧整个公司市值才只有19亿欧元,腾讯花将近60%的土豆价格,买育碧子公司25%的股份,并且这个子公司目前只有《刺客信条》,《彩虹六号》,《孤岛惊魂》这三个IP,要知道腾讯这三次投资分别是3亿欧元,3亿欧元,11.6亿欧元,这基本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完整育碧的市值的价钱了。
往腾讯方向说
腾讯在主机端,单机市场缺乏扩张发展能力,而育碧的《刺客信条》《孤岛惊魂》等系列在欧美市场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并且育碧蒙特利尔、巴塞罗那等工作室在动作捕捉、面部表情渲染等领域的积累,远超国内团队。通过绑定育碧顶尖团队,腾讯可快速补足技术短板,缩短自研周期。
而且这次因为是通过子公司架构进行的注资行为!腾讯还可以规避直接投资老育碧从而触发的欧盟审查情况。
往育碧方向说
先将投资用于还清外债,便于之后开展开辟子公司的目的,并且子公司开辟出来后带走了最核心三个IP《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这基本上上育碧最稳定且收益最高的三个IP,再划分了30%的核心人员前往子公司以保证子公司的IP开发。
这样做不但方便了外部注入资金,最重要的是解决了育碧的臃肿问题,这一直是个大麻烦,育碧近些年的创意不足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臃肿问题,开发人员过多过杂导致核心人员创意决策权丧失。
现在这些高风险IP如《幽灵行动》留在母公司轻装上阵,专注颠覆性技术研发。《刺客信条》这种看家IP则由子公司开发走稳定路线,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游戏开发创意。
客观来讲
《刺客信条:影》首周玩家数突破300万,首日销量创历史第二,PS商店单日销量破纪录,玩家累积时长超4000万小时。
证明了育碧还有投资价值,并且影的强大画面表现能力也是看的不少人眼馋,但是其完全独立的开发环境,和育碧的自研引擎根本不可能让同行轻松复刻同样的画质兼同样的优化水平,
这种物理引擎技术正是腾讯急需的“硬通货”。通过绑定蒙特利尔、巴塞罗那等顶尖工作室,腾讯可快速缩短自研周期。之前腾讯几次立项的大制作游戏全部都没了声音,如《王者荣耀:世界》都是在研发的中期阶段就胎死腹中了,如果能让这种技术力下但缺钱的育碧帮忙,相信结果会有所不同。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我的很多论点都是建立在之前腾讯与育碧的关系,育碧近期的发展,腾讯的需求来推测得出的,等到2025年年底育碧完成这次转型后,我再好好梳理分析下其中内容吧!
———爱喝粥的鱼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