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会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或无效。逻辑谬误可以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论证、讨论和辩论中,识别和避免这些谬误是进行有效和理性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谬误大量体现在互联网社区中,目前互联网上的大量争论与逻辑谬误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这些逻辑谬误,有助于我们在对线时直击要害或跳出不必要的争端。
逻辑谬误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形式逻辑谬误和非形式逻辑谬误。
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的结构或形式上出现的错误,这些谬误违反了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即使所有前提都是真的,结论也可能是假的,形式逻辑谬误通常出现在演绎推理中;非形式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的内容或表达方式上出现的错误,即使推理的形式是正确的,这些谬误仍然会导致结论不可靠,非形式逻辑谬误通常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几类非形式逻辑谬误。
非形式逻辑谬误
1.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指的是在辩论中通过攻击对方个人的特征、背景或行为来试图驳倒其论点,而不是针对论点本身进行反驳。人身攻击有以下几个常见类型:
直接人身攻击:
通过侮辱或贬低对方的人格、外貌、智力等来驳斥其论点。
示例:你怎么能相信他的意见?他也就是小学肄业学历。
间接人身攻击:
通过指出对方的背景、动机或利益冲突来驳斥其论点。
示例:你支持这个政策是因为你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你的话不可信。
诉诸虚伪:
指责对方在行为上与其主张不一致,从而驳斥其论点。
示例:你说吸烟有害健康,但你自己也在吸烟,所以你的话不可信。
关联谬误:
通过将对方与某个负面群体或个人联系起来,来驳斥其论点。
示例:你支持这个观点,而某些极端分子也支持这个观点,所以你的观点是错的。
人身攻击可以说是互联网争论的终极形态,在遇到人身攻击情况时,要避免加入到人身攻击中,要求对方提供与论点相关的证据,而不是也参与到个人攻击中,如果对方继续胡搅蛮缠,应立即停止讨论及时止损,首先人身攻击的那一方已经输掉了这场辩论。
2.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谬误可以理解为“虚空索敌”,它指的是在辩论或讨论中,故意歪曲、夸大或简化对方的论点,然后攻击这个被歪曲、夸大或简化后的论点,而不是对方的原始论点,通过这种方式,攻击者试图使对方的立场显得荒谬或容易反驳,从而在辩论中占据上风。
示例 1:
A:我们应该减少军费,把更多的钱用于其他民生建设中去。
B:你怎么能说我们应该完全废除军队?那样我们就没有国防了。
B将A的论点(减少军费)歪曲成了一个极端的版本(完全废除军队),然后攻击这个被歪曲的论点。
示例 2:
A:我们应该在学校里增加性教育课程。
B:你是说我们应该教小孩如何发生性关系吗?
B将A的论点(增加性教育课程)歪曲为一个极端的版本(教小孩如何发生性关系),然后攻击这个被歪曲的论点。
示例 3:
A:我觉得我们应该避免参与对外战争,专注于国内问题。
B:我们绝不能实行孤立主义,对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管不顾。
B将A的论点(避免参与对外战争)歪曲为一个极端的版本(孤立主义),然后攻击这个被歪曲的论点。
稻草人谬误是互联网争论的典型例子,稻草人谬误并没有真正回应对方的实际论点,而是攻击了一个虚假的、容易反驳的版本。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而且无法促进真正的理解和有效的讨论。通过制造一个稻草人,攻击者希望通过轻松击败这个虚假的论点,来给人一种自己在辩论中占据了上风的假象。在实际讨论中,稻草人谬误可能很难被察觉,在讨论中我们需要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并留意对方是否在歪曲、夸大或简化自己的论点,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需要了解对方的真实论点,在对方论点不清晰时要求对方阐明。
3.转移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转移通常被理解为“自证陷阱”,它指的是在辩论或讨论中,将证明某个论点的责任不合理地转移给对方,而不是自己提供支持该论点的证据。这种做法试图通过将举证责任推给对方,来逃避自己证明论点的责任。这类逻辑谬误有以下特点:
逃避责任:原本提出论点的一方应该提供证据来支持其论点,但却试图将这一责任转移给反对者。
要求反证:要求对方提供反驳证据,而自己并不提供任何支持论点的证据。
不合理的要求: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让对方证明某个论点是错误的,而不是自己证明它是正确的。
示例 1:
A:你刚才偷拍了我。
B:不,我没有。
A:那你把相册打开给我看来证明你没偷拍我。
A声称自己被B偷拍,但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反而要求B证明自己没有偷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提出论点的一方(A)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其论点。
示例 2:
A:你是个穷比。
B:不,我不穷。
A:那你把账户余额给我看看。
A无理由地声称B是穷比,还要求B证明自己不穷,这显然是不合理行为,这种行为也包含了不公平的预设,即默认对方是贫穷的。
示例 3:
A:我认为某项政策是错误的。
B:你能否提供证据说明这项政策有什么问题?
A:如果你认为这项政策是对的,那你就应该给我证明它是正确的。
在这个例子中,A试图将辩论的焦点从自己的主张转移到B的反驳上。
在法律上,举证责任通常由提出主张的一方承担,即“谁质疑谁举证”。例如,在刑事案件中,控方有责任证明被告的罪行,而被告则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无罪。若控方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案件可能会被判决为无罪。在他人试图转移举证责任给自己时,如果自己为自己举证,则很可能掉入对方的“自证陷阱”中,因为对方已经假定自己是有罪的,无论做任何辩驳都会被对方所无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坚定地指出“谁质疑谁举证”,自己并没有责任去反证他人观点。
4.滑坡谬误
鱼越大,鱼刺越大,鱼刺越大,鱼肉越少,鱼肉越少,鱼越小,所以鱼越大,鱼越小。
滑坡谬误是一种典型的逻辑谬误,它认为如果允许事件 A 发生,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B、C、D……),最终导致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Z。 这种论证方式的错误在于,它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A 会导致 B,B 会导致 C,以此类推,最终导致 Z。 它仅仅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和猜测,而没有提供任何实际的证据来支持这些假设。这类逻辑谬误具有以下特点:
因果链: 滑坡谬误的核心是一个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因果链。 每个步骤都被认为是前一个步骤的必然结果。
缺乏证据: 滑坡谬误的关键缺陷在于缺乏证据来支持因果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它通常基于恐惧、猜测和夸张。
灾难性结果: 滑坡谬误通常以一个极端负面或灾难性的结果作为最终环节,以此来吓唬人们,阻止事件 A 的发生。
示例 1:
“如果我们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他们就会不停地玩游戏,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然后他们的成绩会下降,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头,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个典型的滑坡谬误。 它假设了使用手机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但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些假设。
示例 2:
“如果我们允许孩子们玩电子游戏,那他们就会接触到暴力游戏,从而就会具有暴力倾向,然后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暴力行为,最终变成罪犯。”
玩电子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然存在争议,这个论证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滑坡谬误的共同特征:一系列未经证实的假设,以及一个夸大的灾难性结果。滑坡谬误经常使用恐惧、愤怒或其他强烈的情感来操纵人们的观点。虽然并非所有诸如“如果……那么……”的句式都是滑坡谬误,但这种句式经常被用来构建滑坡谬误的因果链。当我们怀疑一个论证是滑坡谬误时,不要害怕提出质疑,要求对方提供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
鉴别滑坡谬误的关键在于对因果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谨慎下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证据很薄弱,那么这个环节就很可能是滑坡谬误的起点。此外滑坡谬误通常依赖于一些不必要的假设。 这些假设可能是未经证实的、不合理的,或者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的,例如,假设A必然导致B,而忽略了A也可能导致C或D的可能性。
5.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一种非形式逻辑谬误,它错误地将一个问题呈现为只有两个相互排斥的选项,即“非黑即白”,而实际上却存在其他可能性。 它限制了思考,让人误以为只能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选择,而忽略了中间立场、其他选项或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它的关键特征有:
简化复杂性: 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度简化为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
排除其他可能性: 忽略或否认存在其他选项、中间立场或灰色地带。
强迫选择: 迫使对方在两个不理想的选项之间做出选择,即使这两个选项都不是最佳方案。
示例 1:
“你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就是反对我们。”
这忽略了中立的可能性,或者部分支持/部分反对的可能性。
示例 2:
“在这个问题上,你只能选择站在我们这边,或者站在恐怖分子那边。”
这是一种利用恐惧制造二元对立的常见策略,它排除了其他立场,并试图将任何不同意见都等同于对极端主义的支持。
示例3:
“如果你不买这个产品,你就会落后于时代。”
这是广告中经常使用这种策略,制造一种非买不可的紧迫感,而实际上消费者有很多其他选择。
二元对立限制了思考,迫使人们在两个通常都不理想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而忽略了其他选项、中间立场或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它歪曲了现实,阻碍了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有效解决,通过人为地限制选项,来操纵、误导或简化讨论。二元对立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政治、文化领域的讨论中,“非黑即白”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今互联网不友善的风气,即“你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我们需要拓展思维,积极探索所有可能的选项,而不是被限制在两个极端之间,在讨论中保持开放心态,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6.自我封闭论证
自我封闭论证可以理解为“立体防御”,它指的是某种观点或信念被构建成一种可以抵御反驳的形式,任何对其的质疑或反对都被视为对该观点的确认或进一步证明。这种论证方式使得该观点在逻辑上无法被驳斥,因为它设定了一个框架,使得任何反对意见都无法有效挑战其有效性,它的关键特征有:
排他性:该论证通常排斥任何可能的反对证据或观点,认为这些反对意见本身就是支持其观点的证据。
循环性:论证的逻辑结构可能是循环的,结论和前提之间没有真正的因果关系。
示例1:
“人的潜意识里都具有一种防御机制,如果你不承认,那就是防御机制在起效果。”
如果认为防御机制存在,则证明了论点,如果认为防御机制不存在,则其作为论据论证了该论点。
示例2:
“这个世界是被蜥蜴人统治的,如果你不承认,说明蜥蜴人正在控制你。”
这是典型的阴谋论,它将所有反对它的观点视为对其观点的加强,使其无法被反驳。
示例3:
“你们反对我的观点,那是因为你们被主流媒体洗脑了。”
任何反对意见都被解释为外部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对观点本身的合理反驳。
自我封闭论证通常比较容易识别,当遇到“立体防御”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一种自我封闭论证。通过注意论证者是否不断改变他们的定义或添加例外以适应新的证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这类谬误,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有任何证据可以反驳这个论点?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它很可能是一个自我封闭论证。
7.诉诸无知
诉诸无知是指基于缺乏证据证明某个断言为假,就断定该断言为真,或者反过来,基于缺乏证据证明某个断言为真,就断定该断言为假。它的核心错误在于:缺乏证据既不能证明某个断言为真,也不能证明它为假。 无知本身并不能作为支持任何特定结论的证据。
诉诸无知的两种主要形式:
缺乏证据证明P为假,因此P为真。 示例:“没有人能证明外星人不存在,因此外星人一定存在。”
缺乏证据证明P为真,因此P为假。 示例:“没有人能证明这种新的药物有效,因此它一定是无效的。”
其关键特征包括:
论证的重点是缺乏证据,而不是提供积极的证据。
结论是基于无知得出的,而不是基于逻辑推理或经验证据。
这种论证常常用于难以证明或证伪的主张,例如超自然现象或阴谋论。
例外情况: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缺乏证据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论证方式。例如,在刑事案件中,控方有责任提供被告有罪的证据。如果控方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那么被告将被推定无罪。 但这并非诉诸无知,因为这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原则和程序正义基础上的特殊情况,而不是纯粹基于缺乏证据得出结论。
8.Whataboutism
那又怎样?
Whataboutism是一种转移话题的手法,在中文语境下通常可以理解为“比烂”或“转移话题”。它是一种常见逻辑谬误(也被认为是一种辩论策略),它通过将注意力从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来回避或分散对原始问题的讨论。这种策略通常在政治辩论中出现,目的是用另一个问题的例子来回应批评或指控,而不是正面回答或解决原始问题。 Whataboutism 的核心在于指出第三方也存在类似的错误或问题,因此对方没有资格批评自己。
Whataboutism 的关键特征:
转移话题: 它将讨论从原来的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通常不相关的问题上。
双重标准: 它通常暗示批评者持有双重标准,因为他们没有批评类似的行为或情况。
回避责任: 它被用来避免对自己的行为或立场承担责任。
制造虚假的对等: 它试图在两个不相关的事件或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虚假的对等关系。
示例 1:
记者:政府根本没有解决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
政客:上届政府直接导致了国家经济崩溃,你为什么不去问责上届政府?
政客的回答并没有回应本届政府在经济事务上的失误,而是试图把焦点转移到政敌的错误上。
示例 2:
警察:你闯了红灯,现在要对你进行处罚。
行人:还有这么多人也闯了红灯,你为什么不罚他们?
行人并没有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辩护,而是试图通过指出他人的违法来转移警察的注意力。
示例 3:
A:某个国家在历史上的侵略行为着实可恨。
B:其他国家也有侵略历史,你为什么不声讨那些国家?
这种回应没有关于特定国家侵略行为的批评,而是试图通过引入其他国家的历史行为来分散注意。
示例 4:
国家A:国家B存在着严重的侵犯****。
国家B:国家A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他们有什么资格评价我们?
国家A的行为确实有可谴责之处,但这并不能阻止对国家B****的讨论。
更微妙的例子:
暗示性的 whataboutism: 不直接提出另一个问题,而是暗示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而淡化当前问题的严重性。 例如,在讨论某个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人说:“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有污染问题。” 这虽然没有明确转移话题,但试图通过指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来降低对特定国家污染问题的关注。
反向 whataboutism: 用 whataboutism 来回应 whataboutism。 例如,A:“你为什么批评这个国家?看看那个国家,他们更糟糕!” B:“那你为什么不批评那个国家?” 虽然这指出了A的逻辑矛盾,但并没有解决最初的问题。
Whataboutism使讨论偏离原本的话题,导致人们无法专注于重要的问题,这妨碍了有效的交流和理解,使得原本需要解决的问题被忽视,这种回应发生往往导致讨论表面化,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人们可能会陷入无休止的比较和指责中,而不是认真探讨问题的核心,它使得辩论变得情绪化,而不是理性化,它导致参与者之间的敌对情绪加剧,使得理性讨论变得困难。可以认为互联网永无止境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whataboutism的盛行。
写在最后
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愈发恶化,网络社区中总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争端,且这些争端最后都会演变成人身攻击。文字本应是用来记录和议论的,而不是用来发泄不满肆意谩骂的。在互联网社区中,上述逻辑谬误其实非常常见,这些谬误正是是无数争端的起点。通过了解这些常见谬误,希望大家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遇到这类谬误时也能正确应对,请记住:当某人犯下这些谬误时,TA就已经输掉了这场辩论。希望本文能够让互联网的讨论更加理性,有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