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是否已经到头了?

在手机行业不断内卷、各大厂商争相追逐影像效果的今天,许多人期待新一代的高端旗舰手机能带来“颠覆性”的影像体验。然而,现实却有些令人失望——本该不断进步的影像配置,如今似乎停滞不前,甚至有不少“开倒车”的现象。


比如OPPO的Find X8,主摄从上一代的LYT808“升级”为LYT700,然而LYT700不过是早期Sensor IMX766的延续,在技术上完全是全方位退步。再看VIVO X200Pro,其前代主摄IMX989是1英寸的传感器,而最新款却倒退为只有1/1.28英寸的LYT818。虽然LYT818在工艺上提升至22nm,但其物理尺寸的缩小显而易见,直接影响感光能力——这样的改变无论算法多么强大,都无法完全弥补。

包括小米15、一加13、荣耀Magic 7Pro等在内的大部分高端手机,影像配置基本原地踏步。人们不禁发问:手机厂商为什么不再追求影像的进一步突破?这背后是单纯的技术滞后,还是另有原因?


单纯扩大传感器已无意义

先来设想一个拍摄场景。假设你要拍一张背景虚化明显、主体层次分明的人像照片,现在有两种设备供选择:

设备1:全画幅相机,36×24mm的感光元件 + 23mm焦段 F5.0光圈镜头;

设备2:半画幅相机,23.6×15.7mm的感光元件 + 50mm焦段 F1.8光圈镜头。

对于初学者,可能会倾向选择设备1,因为“底大一级压死人”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然而,稍微懂些摄影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设备2。为什么?因为拍摄层次感不仅仅是传感器大小的问题,焦距、光圈同样重要。


类似的问题恰恰也存在于当前的手机市场。手机厂商往往只堆砌传感器尺寸,像素越来越高,传感器面积越来越大——乍一看,这些指标确实很“高端”。但再深入一层:即便传感器做到了1英寸的超大底,它的物理焦距仅有23-24mm,等效焦段为广角,层次感和空间感在这个焦段下几乎无法体现出来。即便厂商加持“算法优化”,仍旧难以避免成像畸变和虚化不足的问题。

对于日常使用的消费者来说,手机的1X变焦在拍摄人像时广角效果非常明显,虚化感弱、畸变现象严重,根本无法突出主体。因此,用户往往选择将镜头切换至2X或3X焦段,以便获得更好的层次感和空间效果。但问题是,切换到更高的焦段往往依赖长焦镜头或裁切算法,并非纯粹的主摄成像。这也带来一个核心疑问:如今所谓的1英寸超大底Sensor,在实际应用中究竟价值几何?


手机影像进入物理瓶颈期

前文提到,现阶段手机影像技术的关键瓶颈是焦距和光圈的受限。那么,既然焦距如此关键,是否可以提升物理距离呢?现实并不简单。

为了增加焦距,手机需要更大的镜头模组和更远的传感器距离。然而,这一距离直接受限于手机的厚度。尽管近年来摄像头模组逐年增厚,但要进一步增加焦距,手机的厚度势必要继续增加。这种设计将给手机的外观和携带性带来极大挑战。

事实上,为了平衡影像需求和便携性,许多厂商已尝试升级长焦镜头,从1/2.5英寸传感器提升至1/1.4英寸。

以VIVO X100 Ultra的潜望长焦镜头为例,其内部结构复杂,镜头模组的体积已经非常夸张。若要在长焦镜头上使用1英寸的大底Sensor,那么其尺寸几乎会接近单反相机。这种设计显然不适合日常消费电子产品,因此,厂商目前在长焦镜头的尺寸上几乎已经走到了极限。

高端旗舰手机的成本逐年攀升,而影像技术的研发成本尤其昂贵。仅仅是配备一颗高素质的主摄Sensor,成本就已高得惊人。如果继续在影像方面投入巨资,将使产品售价进一步提升,而这是绝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的。


以苹果和三星为例,近年来旗舰机型的价格已趋近顶峰。苹果几乎连续三年没有大幅涨价,安卓厂商即便想提高价格,也受限于市场需求。在硬件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为了控制售价,牺牲部分硬件升级成为许多厂商的无奈选择。于是,电池、外观等消费者更容易感知的因素逐渐取代影像技术,成为厂商优化的重点。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影像技术逐渐趋于瓶颈的必然选择。当提升传感器尺寸或光圈无法再带来显著成像提升时,厂商也只好“原地踏步”,集中资源去提升用户日常体验更强烈的其他方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