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身份标签:籍贯 你知道自己的籍贯吗?

咱在上学、工作或者平常日子里,老是得填个人信息表。除了现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出生地这些跟咱生活关系老大的信息外,表里头那个 “籍贯” 词儿就显得有点怪。“籍贯” 说的是祖居地,差不多就是老家或者祖籍,还得写到县一级单位呢。一般来说呢,“籍贯” 跟咱每个人一辈子都在一块,不会变。

古人的 “籍” 与 “贯”。

那古代有 “籍贯” 这说法不?答案是有的。

古代的 “籍贯” 更像咱现在户口所在地这概念,跟普通人关系可紧了。在古代,“籍” 跟 “贯” 是俩不一样的事儿。“籍贯” 也能倒过来,叫 “贯・籍”。古人写自己经历的时候,常常是先写 “贯”,再写 “籍”。比如说明代《进士登科录》里进士的个人信息格式写法就是 “贯✕✕省✕✕府✕✕县 ✕籍”。“贯”,也叫 “乡贯”。古代政府主要是通过 “贯” 来管老百姓户口。而古人“籍贯”中的“籍”主要指役籍。

说到 “籍”,大家应该在不少古装剧里听过乐籍、军籍啥的词儿,乐籍、军籍就是 “籍” 的一种。古代乐籍是贱籍,贱户的社会地位很低。

不过呢,古装剧演的只是那时候社会的一小部分。社会里有贱籍,自然也有良籍。在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良籍,就是以良民身份生活的普通民众。普通老百姓按照承担的徭役不同,还能接着分成不同的役籍。比如说元代 “诸色户计”,把老百姓分成冶金户、打捕户、姜户、葡萄户(种葡萄的人家)、军户、匠户…… 这也是按徭役分户口。

但要说分役籍最严最规范的,还得是明代。明代实行非常严的户口制度,政府用黄册、鱼鳞图册、路引这些办法把老百姓牢牢拴在土地上。明代普通老百姓分成不同的役籍,包括民籍、军籍、匠籍,灶籍、盐籍、商籍、官籍…… 明《后湖志》写着:“人有千门万户,总出于军、民、匠、灶。” 意思就是明代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军籍、民籍、匠籍、灶籍这些身份生活。不同役籍的老百姓幸福感也不一样,军籍因为有被拉去参军的风险,幸福感比较低,灶籍因为能免一些别的杂活,幸福感更强。

有役籍就意味着得干相应的差役。古代干活主要是缴纳实物或承担差役。比如说,民户得承担常规徭役,匠户得干手工活,灶户、盐户得干做盐的活。虽然听着这些活也挺累人,但他们总体还是比前面说的乐户(贱籍)社会地位高。毕竟,他们有当生员和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清代中前期,老百姓还是分成民籍、军籍、商籍、灶籍四大类。不过,这时候赋役征收办法已经变了好多。明中后期,张居正弄了 “一条鞭法”,把田税、干活和别的杂税合一块,统一收银子。清中期,又进一步实行 “摊丁入亩” 政策,把人要交的税全放到田税里收。简单说,就是人不用亲自去干活,可以通过交钱交粮的方式完成差役。

随着明清两代赋役制度的改革,籍贯里役籍信息慢慢变弱,地域性含义慢慢增加。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变厉害,出现了好多跟住的地方有关的新词语,比如表示现在住的地方的 “寄籍”,这些词语的出现,又让 “籍贯” 这个词表现出原籍与祖籍的意思。

古代 “籍贯” 的重要性

老百姓承担的徭役种类跟他们所属的 “籍” 有直接关系。打个比方,在古代,要是你是军户,那你的 “籍” 就是军籍。按照那时候的规定,你家得派一个人去军队干活,其他人负责补上去、给钱帮忙(帮贴)。要是去当差的这个人中途跑了,那你们还得再出一个人接着去。换个情况,要是你是民户,那你就是民籍。你得承担正役,负责朝廷分下来的一些杂活。当然,赋役制度改革后,你可以不用出门就完成这些差事,交钱交粮就完事了。

“籍” 的种类和考试的名额也有关系。学额主要是说科举考试的时候每次考试录取府县学生的名额。古代在哪儿考试,以什么身份考试成功的概率很不一样。清代初期,商籍、灶籍有特殊的学额。因为商籍、灶籍考上的几率高,清代还发生过一些民籍考生冒充商籍考生考试的情况。

“籍贯” 里的地点信息也非常重要,它跟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和当官的地方有直接关系。按照习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应该在原籍考试。但是随着明清时候人口流动变快,这个做法也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科举考试里出现了一些 “冒籍” 现象。对古代当官的人来说,籍贯还影响了其当官的地点。

古人当官实行地方回避制度。明代,一开始北方人当南方的官,南方人当北方的官,后来,慢慢变成不能在自己老家省份当官,“洪武间,定南北更调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官制渐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 到清代,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因素,清代官员既不能在祖籍周围五百里当官,也不能在长期住的地方周围五百里当官(长期住的地方也叫寄籍)。

籍贯可以更改吗?

这么看,“籍贯”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普通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籍” 和差役有直接关系,那要是古人不想干现在的差,想换个活干,可以向上面申请改 “籍” 吗?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大明会典》写着:“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明律・户律・户役》写着 “人户以籍为定”。一般来说,役籍是世袭的,出生的时候属于役籍,就一直是哪个,等你孩子出生还是那个役籍。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夏言 “疏乞除其家府军左卫军籍”,获得批准。差役折合为钱和粮后,为了得到某种户的赋役优惠,民间也会通过某种特殊方法 “改” 籍,比如通过顶替绝户(原户下无人)、分家(析户)等方式进行改籍。

“籍” 也会随着政策变动而变化。清代初年,匠籍取消。雍正年间,贱籍废除。这也是 “籍” 变化的表现。

那要是古人换了地方住,回原籍考试路太远,想改 “贯” 可以吗?对个人来说,“贯” 指原籍,一般是固定的。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清人想了个办法来应对人口流动和回原籍考试路远的矛盾 —— 允许寄籍考试。寄籍就是在别的省入户口,满足考试条件后,在寄籍的地方参加考试,听上去人性化多了。

但清人想获得寄籍也得经过重重考验。首先,你得在当地买上房子,其次,你再住上二十年,等各方面都像本地人了,才可以获得寄籍。吴荣光《吾学录初编》写着 “他省人于寄居地方置有坟庐已逾二十年者,准其入籍,是为寄籍”。清代很多地方志里记载的官员,都标注了寄籍。

民国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消失,“籍贯” 一词的重要性进一步减弱,成为主要指代祖居地的词语,而这一含义就一直用到现在。

总的来看,古代的 “籍贯” 一词更像当代的户口所在地概念。“籍贯” 和民众承担的徭役种类、科举考试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古代人口对土地的依赖。随着人口流动加剧,“寄籍”“出生地”“现居地”“户籍地” 等新的地方名词出现,“籍贯” 逐渐退到后面,成为指代祖籍的词语。

那为什么籍贯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为啥现在我们还要登记 “籍贯” 呢?这是因为,籍贯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人口变迁的历史和人口迁移状况。更多的时候,我们自己也需要 “籍贯” 信息。它默默地提醒着我们,不管走到哪儿,都别忘了自己的 “根”。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