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白色海景房分享:微星白刃PLUS+微星Z790刀鋒鈦裝機展示

分享一套棱角分明的海景房機箱裝機方案,相比傳統方正的海景房機箱,微星推出的MAG PANO 100L PZ WHITE 白刃PLUS機箱給了另一個選擇,在機箱整體上做了更多橫切面設計,打破了傳統機箱的設計風格。而且這還是一款支持背插主板的前後AB倉機箱,搭配背插主板的話內部線材也會更整潔。

硬件配置方面,我選擇了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鋒鈦主板。作爲一款2K價位的Z790主板,它的規格和顏值都是超水準表現。比如之前在旗艦主板纔有的PCIe 5.0 M.2接口它都有,戰未來的WIFI 7無線網卡也都沒落下。外觀顏值上,黑色的PCB+大面積的銀色裝甲也都很讓我滿意。其他硬件可以具體參考下面的配置單。

配置清單:

CPU: intel i7 14700K

主板: 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鋒鈦

顯卡: 七彩虹 RTX 4070 Ultra W DUO OC

內存: 金士頓 FURY 叛逆者 RGB 16GB x2 DDR5 6800 白色

SSD: 金士頓 KC3000 2TB SSD

機箱:微星MAG PANO 100L PZ WHITE 白刃PLUS機箱

電源:微星 MAG A850GL PCIE5

散熱:銀昕IceMyst 360 ARGB一體式水冷+IMF70 擴充風扇

風扇:銀昕 Air Nexus Series 魔鏡120 白色 x6

整機展示:

打破傳統機箱方正的設計,相比圓角或者曲面設計的海景房這樣有更多彎折角度設計的微星白刃PLUS機箱讓人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配合白色風扇點綴,不知道這樣的效果各位是否也喜歡呢?

更多折面的設計有些古建築屋脊折角的視感,放在桌面也是另一道風景。

更多角度展示:

內部細節:

海景房機箱相比傳統側透機箱,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展示機箱內部硬件。而且微星這款白刃PLUS內部結構也十分合理,標配的顯卡豎插支架也可以更好地讓玩家展示顯卡。

散熱部分選擇的是銀昕的IceMyst360 ARGB一體式水冷,可擴展設計的可以支持擴展IMF70 擴充風扇的安裝。選擇加裝IMF70擴充風扇後可以自定義安裝角度,方便玩家爲內存或者主板供電提供額外的主動散熱。

相比很多冷頭加入LCD屏幕的設計,我反倒是覺得銀昕這樣的設計更具有實用性。畢竟當下DDR5內存在高頻率時還是有不小的發熱問題的,搭配主動散熱可以更好的幫助內存散熱以達到穩定的目的。

銀昕這款IceMyst360 ARGB一體式水冷冷頭,可以通過擴展出多把風扇來幫助主板內硬件散熱。而且擴展的IMF70風扇更支持ARGB燈光設計,可以實現與主板燈光的同步,顏值拉滿。

微星Z790 刀鋒鈦上的龍盾logo支持ARGB燈光配合銀色的散熱盔甲,若隱若現的細節點綴也是另一種風格。

風扇方面,銀昕最近更新的這套魔鏡120 積木拼裝方式顏值細節還是非常不錯的,39元的價格下也是意外的驚喜。

燈光控制上支持與主板的燈光同步設置,當然如果銀昕後續更新白色版本的IceMyst系列一體式水冷可能就更好了。

銀昕的魔鏡120 風扇燈光細節上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易拆卸設計在理線上也更加方便。易拆卸的卡扣設計,可以讓機箱內線材更加清爽,而且微星這款白刃PLUS機箱還支持背插主板的安裝,如果想體驗機箱內全無線材的話,你也可以嘗試搭配背插主板看看。

此外也推薦多風扇玩家,可以自己搭配集線盒安裝,這樣可以保證供電的同時理線也更方便。當然也期待後續推出三風扇套裝版本。

此外微星冰刃PLUS機箱細節上在機箱前部也有支持ARGB燈光效果的設計,細節的龍盾設計好評。

裝機解析:

裝機難度方面,作爲一款ATX機箱來講微星的這款白刃PLUS並不會有什麼裝機難度問題。機箱內有三個區域支持安裝最大360mm一體式冷排,或者像我這樣可以安裝多把120mm風扇。畢竟選擇海景房機箱,機箱內風扇水冷自然裝滿了顏值會更高。

白刃PLUS還提供了顯卡豎插支架,可以方便玩家選擇顯卡豎插安裝。玩家可以自己選擇擴展顯卡豎插PCIe延長線,當然如果這個價位上還能提供顯卡延長線就更方便了。

白刃PLUS支主板背插設計,安裝背插主板的話線材會更加整潔一些。

硬件開箱:

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鋒鈦主板的外觀採用了黑色的PCB+銀色的散熱裝甲。在這個價位上可以說這款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鋒鈦的顏值還是非常能打的,銀色的裝甲讓你在裝機配色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不論是純白主題還是黑色主題的裝機風格都合適。

IO區域上方是一體式的銀色VRM散熱裝甲,龍盾的logo支持ARGB燈光效果。整體供電上都覆蓋了銀色的散熱裝甲。裝甲下其實還有熱管導熱。

從側面也可以看到IO散熱裝甲還做了格柵來增加散熱面積,在包裝散熱的同時也增加了產品設計細節。散熱裝甲下是16(90A)+1+1相智能供電設計,符合Z790中高端主板定位需求。可以更好地發揮K系列處理器性能需求。

從側面也可以看到IO散熱裝甲還做了格柵來增加散熱面積,在包裝散熱的同時也增加了產品設計細節。散熱裝甲下是16(90A)+1+1相智能供電設計,符合Z790中高端主板定位需求。可以更好地發揮K系列處理器性能需求。

擴展方面,提供了一個前置USB 3.2 Gen1 5Gbps接口以及一個20Gbps 的前置Type-C 接口方便擴展。

此外還提供8個SATA硬盤接口,不過這款主板都已經有5個M.2接口了,現在還有選擇傳統機械硬盤的用戶嗎?

微星 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刀鋒鈦的M.2 SSD 冰霜鎧甲是我選擇這款主板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提供了多達5個的M.2 SSD接口,其中最靠近CPU 的爲PCIe 5.0*16插槽設計,理論帶寬爲128GB/s。

拆下盔甲後可以看到內部5個M.2 SSD接口設計,而且都支持免工具固定設計。

IO接口方面,除了豐富的USB接口之外,其他像是HDMI 2.1、DP1.4都是標配。其他像CMOS 按鈕、BIOS 刷新按鈕也一應俱全。另外還提供了一個10Gbps的Type-C和一個20Gbps Type-C接口、WiFi 7天線接口、2.5Gbps RJ45網絡接口以及音頻接口。

風扇部分選擇了銀昕的IceMyst 360 一體式水冷,另外選擇搭配了兩個IMF70 擴展風扇。

相比目前沉悶的一體式水冷市場,銀昕這款IceMyst一體式水冷有些打破傳統的設計,可以通過類似「DLC」的方式擴展安裝額外的風扇來提升散熱。

冷頭部分採用可拆卸設計,頂部的銀昕冰霜盾logo也支持ARGB燈光設計。冷頭頂部支持360度旋轉,可以根據安裝角度調整冷頭位置logo角度。

冷頭採用新堆疊設計,可以擴展額外的風扇來幫助VRM、M.2 SSD以及內存散熱。

微凸設計的純銅底座設計,可以確保與處理器表面接觸更緊密提升散熱效果。

我這款是360mm冷排版本,此外還有240mm、280mm以及420mm多種規格可選。

額外的IMF70 擴充風扇,可以與冷頭直接安裝,堆疊式卡扣設計,安裝方便,而且無需額外的線材固定。具有320°的移動範圍,可以爲VRM、M.2 SSD或者內存區域提供輔助散熱設計。

安裝效果如圖,隨插即用設計。無需額外供電,安裝方便。

另外還搭配了銀昕最近更新的魔鏡120積木拼裝風扇,目前拿到的都是單獨包裝版本。不知道未來是否會有三聯包的套裝。牛皮紙的包裝簡潔,而且價格只要39元一把,真的有夠卷的了。

銀昕魔鏡120 有黑白兩色可選,這裏我選的是白色版本。包裝附件有一根多合一線材、四顆安裝螺絲、說明紙片。

做工方面,其實還蠻好的。看不出這是一款售價只要39元的ARGB 積木拼裝風扇,採用液壓軸承設計,轉速爲800—2000轉,支持PWM智能溫控。風扇正中有銀昕logo,還支持無限鏡設計。

側面是光鏡設計支持ARGB光效,燈光部分文章開頭也有展示,整體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支持各家主流廠商的燈光同步。

風扇之間採用無線拼接連接,快拆拼接結構設計,安裝方便。

供電線與5V RGB 線材與風扇連接細節。

拼接後效果,顏值上還是非常能打的。不知道後續是否會更新反葉設計版本給大家選擇。

微星MAG PANO 100L PZ 機箱有黑色和白色兩個配色設計,分爲白刃PLUS和黑刃PLUS,這裏我選擇的白刃PLUS版本。機箱尺寸:290*518.7*482mm,提供了不錯的硬件兼容性。支持背插設計的無A柱海景房設計。特別切面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側面看有些房屋屋脊斜面的設計。

相比很多機箱簡單的Mesh開孔,微星這款白刃PLUS做了類似星狀散射的設計。配合內部側吸的Mesh網布外觀設計上,這款微星白刃PLUS還是有很多細節可品。

機箱背後IO設計也有很多細節,左右分倉設計。背後顯卡PCI區域還加入快拆設計,搭配顯卡豎插附件讓玩家有了更多的玩法,對於600元的價格來講微星在機箱結構設計上給玩家提供了更多可玩性。

機箱倉內結構也是非常友好,支持當下留下的ATX/MATX背插主板。如果你想體驗正面無線的裝機體驗可以搭配微星的背插主板看看。

AB雙倉設計,背面預留了90mm寬的理線區域。搭配背板可以省去玩家理線的繁瑣。兩塊可移動的擋板可以幫助玩家隱藏線材,同時底部的移動擋板還兼顧作爲硬盤安裝支架使用。

AB分倉設計,電源安裝在機箱中上位置。支持ATX電源安裝,對於電源長度並沒有太大限制,搭配微星 MAG A850GL PCIE5 電源就剛好,一樣黑白兩色可選。搭配黑白刃PLUS都不錯,而且價格上與機箱一樣真的卷。

這個機箱讓我最眼前一亮的就是易拆卸的PCI接口設計,除了支持正常顯卡安裝之外,還支持PCI快拆設計。搭配快拆顯卡豎插支架,可以方便玩家安裝豎插顯卡。顯卡豎插支架安裝替換方便,而且標配設計給玩家了更多可能。

性能測試:

簡單做了性能測試,實測i7 14700K CPU-Z測試成績如圖。

CINEBENCH 處理器喫啥,R23 測試CPU多核分爲33388pts,單核2232pts。

2024測試CPU多核分爲 1784pts,單核131pts。

PCMAKR 10 Extended測試成績如圖:

14700K與RTX 4070 顯卡V-Ray 測試,處理器分數24189,顯卡測試分數2270。

AIDA 64 FPU 處理器單烤測試可以看到,搭配銀昕 IceMyst 360一體式水冷,單烤壓力測試10分鐘後,CPU溫度達到92℃,功耗 252W,頻率穩定在5.2GHz。

以上就是這樣,希望這篇裝機內容對你有一些參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