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了解一下风铎吗?很酷的

steam新品节肯定要有《黑神话·悟空》的,《黑神话悟空》豪华版里送了一件珍玩:风铎。似乎很少有人提及它,那我们今天就聊聊它吧。

珍玩风铎

首先,我们得知道风铎(duo)是什么

风铎:风动体鸣乐器。古代寺庙、塔的檐下所悬之铎,大风吹动铎舌碰击铎体而发音。(来自百度)

风铎

风铎在古时又被称作“宝铎”“檐铃”“檐马”“铁马”等等,这些名字你可能并不熟悉,但经过时代的变迁,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风铃“,想必这个名字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不知道提起风铃,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说来惭愧,说到风铃,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日系动漫和日本的神社。但风铃是先在中国流行,后来传入日本的。(风铃被留学大唐的日本僧人带回到日本,流传后世)



风铃

接下来看看风铃的发展


据考证,风铃早期出现于中国时,起初被取名为“占风铎”,就是推测风向的铃铛的意思。因此,在早期它的其中一个功能能就是测定风向,占卜吉凶。在五代时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中写道“岐王宫中於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

另外还有震慑和驱赶鸟雀来保护建筑的功能,警示人的功能,在《唐制》中写道“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

而且风铃的声音清凉舒爽,古人时常以此为灵感创造诗词歌赋,更是加速了风铃的传播。据说,岐王精通音律,在听过风铃叮当的旋律后,创作了多首描绘风铃的诗词歌赋。

在风铃逐渐与佛教相融合后,产生了梵钟、梵铃、梵音、灵塔等一系列概念,又因为铃声在佛教文化内涵中本来就具有警觉、欢喜、说法三义,占风铎的声音也因此被佛家用来指代佛音。就佛教文化来说,给悟空配一个风铎作为珍玩看起来十分合理。


站风铎


虽然风铃在古时的中国也发展出了很多的样式:

比如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就列举了不同铃舌所制成的风铃:“《三礼图》云,铎之匡以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舌为金铎,其形略似钟,唯摇之作声而不搏击也。”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用瓷片和玻璃制作的风铃。不同材质的风铃,所发出的声音也具有不同的特色。(没找到明清时期的陶瓷或玻璃的风铃图片)

但更多是上层人的闲情雅致和宗教的使用,真的先把风铃制作成本降低,是在唐代随佛教传入日本后,在江户时代,日本在制作风铃的技艺上有了突破,进而进入普通百姓家,并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



江户风铃

18世纪中期,玻璃从葡萄牙传入日本,工匠们把玻璃吹成各种形状的风铃,在里面绘制图案,

这就是江户风铃。

言归正传,看看《黑神话》里的风铎

珍玩:风铎


这个样式还是比较特别的,很快就能能找到基本一样的(明代永乐的铜风铎)


明代永乐的铜风铎


这个铜风铎随着时间流逝,有些坑坑洼洼,不过和它同一时代,基本是统一样式的铁风铎还算完好


明代,永乐,铁风铎


最后以一首描写”风铎“的诗结尾吧

风铎

宋代    孔武仲

潇洒当檐铎,凄清不断风。

高堂人语后,广殿月明中。

暂歇还归静,重来复满空。

群仙鸣玉佩,初下广寒宫。

一处高大空旷殿堂的屋檐下悬挂着风铎,当风吹过时,铃声悠扬潇洒。殿堂内的人们交谈后,月光明亮,空间悠然。如同众多仙人佩戴者叮当鸣响的玉佩,初次降临广寒宫。

总之《黑神话·悟空》里的中国元素还是很多的。

戏聊风铎,还是挺可惜的,现在风铃在中国似乎不是那么的流行。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就一起在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